东六环西侧路道路安专项施工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六环西侧路道路安专项施工方案

安全保障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况 东六环西侧路位于北京市通州新城东部,东六环西侧,南起京沈高速,北至京平高速,全场约19.3公里,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是通州新城东部各用地组团之间的重要联系通道。该道路还将起到六环路辅路功能,缓解过境车辆对中心区交通压力。 路线设计起点位于通胡大街,终点位于潞苑北大街,道路总长3.861公里,与京榆旧线平交。 东六环西侧路是通州新城东部地区规划的南北向贯通道路之一,位于东六环西侧100米左右,起到六环路辅路功能,联系了新城东部地区各组团,缓解了新城中心区交通压力,疏导了部分过境交通量。现状项目周边用地基本未开发,为尽快实现新城规划,以交通设施为引导,以点带面,带动新城建设。 现状通州新城南北向贯通道路较少,但居民出行量和过境交通量较大,随着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将会影响新城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解决南北向交通负担重和过境交通对中心区干扰大的问题,迫切实施修建东六环西侧路。 东六环西侧路起点为潞苑北大街,终点为京榆旧路,管径为D400-□3800X2600mm,干线全长约1838.3米,最终排入潞苑北大街既有雨水管线和运潮减河。本标段雨水工程范围为Y1+423.7-Y2+967、A0+000-A0+295。 2.雨水管线平面布置 沿东六环西侧路修建一条雨水管线,位于道路中线西侧5米位置。 本工程雨水方沟整体穿过京榆旧路小潞邑加油K1+950-K2+000全长50米,施工过程中需要交通导行。 2.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拟建道路工程场地地貌属于潮白河近代冲积平原。道路工程场地区域地质条件较稳定,无活动断裂带穿过。 经探测道路北侧靠辅路边有一道给水管线及一道电缆线埋深在1.3米-2.6米。 勘探时测得沿线静止水位埋深在3.8-11.0米之间,即绝对标高在11.43-15.87米之间,近3-5年的最高水位在地表下3米上下。 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通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水位埋深按4米进行评价和计算。 3.道路设计概况 3.1道路规划 3.1.1道路规划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 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2。 3.1.2标准横断面 三幅路横断面型式,其中两侧机动车道各宽8米,非机动车道各宽5米,人形步道各宽3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4米宽机非隔离带,路基全宽40米,规划道路红线宽40米。 4.道路工程设计 4.1平面设计 道路设计起点为通胡大街,沿东六环路向北跨运潮减河和京哈高速,经过孙各庄、小潞邑、疃里,终点为潞苑北大街,终点桩号K3+860.848,全场约3.861公里。第二标段起点为K1+950,终点为K3+860.848。 本标段起点与第一标段相接,路线穿过工厂区和少部分平房,与现状京榆旧路相平交(K1+950-K2+000),形成十字路口。路线继续向北与规划次干三号路平交,形成丁字路口(K2+345)。于桩号K2+575处回归规划线位,路线平行东六环路向北,在K2+854与朝阳北路东延段平交,近期形成丁字路口。K2+570至K3+330段左侧为居住区用地范围,路线沿规划线位与丛林庄大街平交,形成十字路口(K3+331)。接近终点段利用现状丛林庄东路线位,终点为潞苑北大街。 4.2道路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以道路起终点高程、相交道路高程等为控制点,满足上跨京哈高速运潮减河级巡河路的净空要求,并满足雨污水管线的最小覆土厚度要求。道路纵断面高程设计线为道路中线。 本标段最大纵坡为3%,最小纵坡为0.3%,最小坡长147.963米,最大凹曲线半径5000米,最小凹曲线半径2500米,最小竖曲线长度85米。 4.3道路横断面设计 采用三幅路断面,机非隔离行驶。道路由左向右布置如下:(单位:米) 3(人行步道)+5(非机动车道)+4(机非隔离带)+16(机动车道)+4(机非隔离带)+5(非机动车道)+3(人行步道)=40米。 4.4路面结构设计 ⑴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标准轴载为BZZ-100,路面设计年限12年,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弯沉值26.6(1/100mm)。 在路口渠化段及公交港湾车道范围内采用抗车辙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表面层:4厘米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13(成品改性沥青)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乳液用量0.5L/㎡) 底面层:8厘米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C (0.4%抗车辙剂)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乳液用量1.0Kg/㎡) 改性乳化沥青透层(乳液用量1.0L/㎡) 上基层:18厘米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7d无测限抗压强度≥0.8MPa) 中基层:16厘米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7d无测限抗压强度≥0.8MPa)

文档评论(0)

zhanci3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