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现代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中首先提出“热敏点”的概念,其论“还有热敏点反应,……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量观察及广泛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一、理论基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具有反应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其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他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二)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热敏化腧穴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对热敏化腧穴进行艾灸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3.热敏化腧穴对艾灸的反应
热敏化腧穴对艾热反应表现为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平均出现概率为70%,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二、腧穴热敏化的分布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如:
面瘫多在翳风、下关、颊车、太阳、神阙、手足三里穴出现热敏化;
感冒多在风池、风府、大椎、肺俞、太阳穴和上印堂穴出现热敏化;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在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脾俞出现热敏化;
消化性溃疡多在中脘、脾俞、肝俞、阳陵泉、足三里出现热敏化;
肠易激综合争多在上星、神阙、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出现热敏化;
便秘多在次髎、大肠俞、大横、迎香、上巨虚出现热敏化;
原发性痛经多在关元、中极、子宫、次髎、三阴交出现热敏化;
盆腔炎多在三阴交、次髎、大肠俞、关元、子宫出现热敏化;
中风病在百会穴、曲池穴、风市穴、血海穴、阳陵泉穴出现热敏化;
颈椎病在百会穴、大椎穴、风池穴、颈夹脊、肩井穴出现热敏化;
过敏性鼻炎在大椎、肺俞、上印堂、神阙、肾俞出现热敏化;
腰椎间盘突出多在至阳、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委中、委阳、阳陵泉、昆仑穴出现热敏化;
增生性膝关节炎在内外膝眼穴、血海、梁丘、肾俞穴出现热敏化点;
荨麻疹多在肺俞、至阳、神阙、阴陵泉、曲池出现热敏化。
三、灸法操作
1.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移动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2-3分钟。
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特定体表部位,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的左右方向移动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继以雀啄灸。
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的摆动,如鸟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准备,临床操作以1-2分钟为宜。
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热敏化腧穴,距离皮肤3cm左右实施温和灸,以患者无灼热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8《童年的发现》辩析.ppt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泉水1》辩析.ppt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4套(含)资料分析.doc
-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_3》辩析.ppt
- 全国高考语文2014年19省市诗歌鉴赏(附)资料分析.doc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2.丝绸之路_》辩析.ppt
-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资料分析.doc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2丝绸之路_》(NXPowerLite)辩析.ppt
- 全国各地市百所名校2015年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第三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新人教版必修2资料分析.doc
- 人教新课标选修7unit3warmingupandreading辩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