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竖向设计
做成较陡的梯步道路 陡坡植物造景 返回 3、坡地造景设计 (4)急坡地形 (50~100% ): 多位于土石结合的山地,多用于种植林坡。 道路一般需盘旋而上,梯道需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需做特殊处理。 (二)坡地 急坡道路一般需盘旋而上 (5)悬崖、陡坎(>100% ): 种植需采取特殊措施。 道路及梯道布置均困难,工程措施投资大。 (二)坡地 3、坡地造景设计 (三)、山地(园林的山地主要指土山) 山地是地貌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空间的组织、景物的安排,天际线的变化和土方工程量等。 山体开发的选择方案 土山:以土堆成,较矮、占地面积较大的假山。坡度最好在土壤安息角(30o)之内. 1、园林的山地主要指土山 上海长风公园铁臂山 铁臂山高约30m; 上海植物园的松柏山高约9m。 扬州瘦西湖的黄石假山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 亩鉴室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画中游)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画中游)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画中游)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画中游---借秋楼) 背面--一层的敞轩 地形设计佳例----杭州植物园山水园 第一节 园林绿地的竖向设计 风景园林学院 刘爱丽 竖向设计内容 (二)竖向设计的任务(了解) 1、总体规划 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2、确定地坪 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 3、组织排水 保证全园排水通畅,土壤不受冲刷 4、平衡土方 拟定场地的土方工程 5、计算结构 设计有关构筑物 四、地形设计的内容 竖向设计的内容 1、地形设计(地貌) 2、园路、广场和其它铺装设计 3、建筑和其它园林小品 4、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5、排水设计 6、管道综合 各类用地的设计要点 五、各类园林用地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一)平地 (二)坡地 (三) 山地 (四)丘陵 (五)水体 场地设计地面形式是将自然地形改造成为满足使用功能的人工地形,依据不同的坡度,自然地形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平地(坡度在3%以下) 园林中的平地是具有一定坡度的相对平整的地面。 1、平地造景的特点 : 优点: (1)平地上规划的限制性最小 ; (2)道路不受地形的限制 ; 缺点: (1)平地无焦点 ; (2)场地缺少私密感 ; (3)缺少第三维 ; (4)平地易流于单调 ; (5)缺乏人的尺度等。 (一)平地(坡度在3%以下) 平地造景特点 平地造景特点 2、平地造景设计项目 平地规划项目主要有: (1) 建筑用地、集散广场、露天剧场、体育运动场、停车场、花坛群、草坪等。 (2)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平地是山地和水体的过渡。 (3)作为统一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 (4)营造植物景观 (一)平地(坡度在3%以下) 平地营造集散广场 平地营造集散广场 平地作为统一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平地适于营造植物景观 为满足造景需要, 可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 3、平地造景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平地排水问题。 (2) 为避免水土流失及提高景观效果,单一坡度的地面不宜连续过长,应有小的起伏或设计成多面坡。 (一)平地(坡度在3%以下) (二)坡地(一般与山地、丘陵或水体并存) 坡地的高程变化和明显的方向性(朝向)使其在造园用地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设计的灵活性。 1、地形坡度 (1)缓坡地形(3~10% ) (2)中坡地形(10~25% ) (3)陡坡地形(25%) (二)坡地 (二)坡地 2、坡地造景的特点 : (1)等高线是主要的规划因素 ; (2)车与人沿等高线行进时最省力 ; (3)坡地具有动态的景观特性 (眺台、挑台 ); (4)斜坡具有创造很好水景(瀑布、溪涧等)的特性; (5)如需平地,可用挡土墙做到梯田状改造。 坡地造景特点 坡地地形如需平地可用挡土墙做到梯田状改造 坡地具有动态的景观特性 斜坡能创造出优美水景 坡地处理方式 硬处理 坡地处理方式 软处理 (1)缓坡地形 (3~10% ): ① 疏林草地, ② 观叶、观花风景林 ; ③ 面积不大的园林水体(长轴沿等高线) 。 (二)坡地 3、坡地造景设计 缓坡植物造景 (2)中坡地形 (10~25% ): ①园路做成梯道; ②要考虑护坡措施; ③小型建筑一般要顺着高线布置 ; ④可作溪流水景; ⑤植物设计以风景林为主。 (二)坡地 3、坡地造景设计 中坡地形园路做成梯道 要考虑护坡措施 中坡植物造景 (3)陡坡地形 (25~50%): 做成较陡的梯步道路 ; 利用岩石隙地栽种耐旱的灌木为主; 适宜点缀占地少的亭、廊、轩等风景性建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分子对称性与群论基础3.ppt
- 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第2课时.doc
-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调控与应用第八节课.pptx
-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ppt
- 第一章及第二章4学.ppt
- 第一章和第二章旅游地理学.ppt
-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件)1.ppt
-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5ppt.ppt
- 第一章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煤矿开采损害与保护.ppt
- 第一章水质指标.ppt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pptx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2025年7月修订).pptx
-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2025年7月修订).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北师大版数学9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2025年7月修订).pptx
- 2025年新冀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冀教版英语8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考点精讲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