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端午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端午节

广州端午节 广州的端午节 众所周知,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人们吃粽子,挂钟馗像,游百病,赛龙舟。忙得不亦乐乎。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这里面有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名声远扬的诗人,名叫屈原。他爱民如子,知识渊博,深得百姓的爱戴。但是,当他编写出忧国忧民的《离骚》时,听信谗言的楚王,非但没有支持他的观点,反倒把他流放异地。而当楚国被攻陷时,屈原悲痛欲绝,投身泪罗江。后来,全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有了端午节这一节日。 在广州这一文化古城,人们过端午节的习俗与北方有所不同,但比北方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出端午节特色。 当端午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会包那形态各异的粽子。其中,圆棒形的粗如手臂,是用新鲜的竹叶裹住的。里面放有各种各样的配料,分有咸粽子及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的有豆沙,莲蓉,枣泥等作料;咸的呢,则有咸肉,烧鸡,干贝,冬菇,叉烧… …等一个个粽子煮熟时,剥开竹叶,一阵阵淡香扑鼻而来,香味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尝一尝,呀,色味双美,令人回味无穷。 走上街一看,场面更是热闹。一个个顽皮可爱的孩子,佩戴着玲珑夺目、清香四溢的香囊,拉着父母的手,赶着去看赛龙舟。父母们亲切地同他们谈话,耐心地回答着一个个幼稚的问题,脸上也洋溢着灿烂、幸福的微笑。好一个欢乐的场景! 走到赛龙舟的场地,锣鼓震天,人山人海,选手们充满激情地唱着歌,向大家致敬,那股热闹的气氛实在难以形容。随着一声令下,身强力壮的选手们喊着激越高昂的口令,使劲全身气力,向前拨动粗大的船桨,辽阔的江面上顿时溅起了一排排水花。船上的鼓手更是不敢怠慢,他“咚咚咚”地一个劲地打鼓,并且显得很有节奏感,使人听了士气大增。 选手们如此兴奋,观众们又怎会无动于衷呢?他们扯着嗓子,举着旗子,为心爱的船队呐喊助威,掌声此起彼伏,那份热情令人感动。 就这样,那威风凛凛的龙舟,承载着船员们的汗水与激情,观众们的兴奋与热情,以及人们对屈原的尊敬之情,向前驶去… …端午节,也永远留在我们心间… … 篇二:广州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 广州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据载,远在秦汉以前在中原大地就已有此节日,并且还是一个很大的节日。神州大地不分东西南北,各地人们均过端午节。端午节的名称也很多,如端阳、五月五、端午、诗人节、女儿节等,文化内涵很丰富,祭神、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香包中装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正午时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烧艾草薰屋角,称“驱蚊虫邪魔”。用雄黄酒调朱砂,在孩子的额上、胸口、手心上点一红点,以示避邪。 赛龙舟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赛龙舟,广州人称“扒龙船”,过去多为郊区农民为之。20世纪30年代前,在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便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30年代以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俗语顺口溜:“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得胜者可获赏全只烧猪与赏银元。初八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黄竹岐进行表演比赛,因那时黄竹岐地方有一座龙母庙,初八为龙母诞。 1994年,广州市政府正式定五月初五的龙舟活动为龙舟节。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来自: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广州端午节)。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1994年,广州市政府正式定五月初五的龙舟活动为龙舟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廣州市区海珠桥到人民桥的珠江河面上举办龙舟况渡活动。其时,廣州城区万人空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游客前来参观龙舟比赛,可同时参与“洗龙舟水”、“挂香囊”、“尝龙舟宴”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