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二 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在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是当前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以水稻植株的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二 稻瘟病 1. 症状识别 按发生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 以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 二 稻瘟病 (1)苗瘟 一般在三叶期前发生。初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后基部变成黑褐色,并卷缩枯死。 苗 瘟 二 稻瘟病 (2)叶瘟 在3叶期至穗期,以秧苗分蘖期至拔节为盛期。因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等表现不同,主要分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褐点型。 ① 慢性型:为稻瘟病的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中毒部),内圈为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层。“三部一线”为慢性病斑的主要特征。 二 稻瘟病 ② 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片两面都能产生灰白色霉层。多为感病品种、环境条件特别合适、或氮肥过多情况下产生。急性性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稻瘟病大规模流行的先兆。 急性型病斑 二 稻瘟病 二 稻瘟病 ③ 白点型:病斑多数近圆形,呈白色,病部不产生孢子,若温湿度适宜时,可转变成急性病斑。 二 稻瘟病 ④ 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斑点,限于两脉之间。多发生于抗病品种或下部老叶(品种抗性标志)不产生分生孢子。 二 稻瘟病 叶瘟四种症状类型比较: 1、2.急性型病斑 3.慢性型病斑中期4.慢性型病斑后期5.白点型病斑 6.褐点型病斑 二 稻瘟病 二 稻瘟病 (3)节瘟 多发生于穗下第一、二节位上,病斑处为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节部,呈黑褐色,湿度大时,病部大量灰色霉层。后期节干缩凹陷折断以及病节上部分早枯。 二 稻瘟病 (4)叶枕瘟 常发生于,并逐步向叶鞘、叶片扩展,形成不规则斑块。病斑初为污绿色,后呈灰白色至灰褐色,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 二 稻瘟病 (5)穗颈瘟和枝梗瘟 初期出现小的淡褐色病斑,逐渐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及向上下扩展,最后变黑折断。穗颈瘟发病早的多造成白穗,与螟害极相似;而发病晚的则导致部分稻粒形成秕粒。 二 稻瘟病 (5)谷粒瘟 发生于谷粒或护颖上,乳熟期症状最为明显。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外缘褐色或黑褐色,中央为灰白色,严重时谷粒不饱满,米粒变黑。 二 稻瘟病 二 稻瘟病 稻瘟病诊断要点 病斑呈梭形或纺锤形,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称为崩溃部,边缘褐色称为坏死部,病斑外常有淡黄色晕圈称为中毒部,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霉层,“三部一线”是稻瘟病的典型病斑的识别要点。 二 稻瘟病 (2)病原菌 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梨孢属的灰梨孢 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菌属的灰色大角间座壳菌 分生孢子梗无色,多从气孔伸出,有2~8个分隔,顶端略弯曲,常3~5根丛生或单生,其顶端一般可产生5~6个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梨形,无色,多2横隔 二 稻瘟病 (3)发生规律 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成为次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当气温在20~30℃,尤其在25~28℃,阴雨多雾、露水重、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引起稻瘟病的严重发生。因此,重庆及四川稻区一般年份5月份开始发病,6~8月份是发病盛期。 水稻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很大,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 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和齐穗后期发病轻。 (4)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策略是以种植高产优质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肥水管理为中心,药剂防治为辅助。 ① 种植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 应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同时还应注意品种的定期轮换,避免单一抗病品种长期种植。 ② 强化栽培措施,科学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等),水的管理必须与施肥密切配合,不能长期灌深水,要做到寸水回青、薄水分蘖,够苗查田,后期干干湿湿的管水方法。 二 稻瘟病 ③ 减少菌源 不播种带菌种子,病稻草及时处理。 ④ 种子消毒 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是强氯精药剂(TCCA)或石灰水浸种,方法是:早稻用300倍、晚稻用500倍的强氯精药剂浸种,药量以水淹过种子约6cm为准,早稻浸种12~16h,晚稻8~12h,清水洗净后催芽;也可用500g石灰兑50kg水,用上面的清液浸种,早稻浸2~3d,晚稻浸1~2d,水面要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3《弗兰肯斯坦》译文.docx
- Zippo2008原版年册完整集合DE系列.pdf VIP
- 2025年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体育赛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报告.docx
- 纪委监委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基于“劳动育人”理念的家校共育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 VIP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0).docx VIP
- 相声艺术讲座——基本结构.pdf VIP
- 雨课堂学堂在线《生心理健康教育(广州中医药)》学堂云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 黄金分割(北师大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运输服务优化方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