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1、对素材进行分析和判断???⑴、审视采访对象提供的事实,对不同的 采访对象提出的相同或相异的观点进行归类。?? ⑵ 、理出新闻事实的逻辑主线 时间、因果、矛盾2、确定写作中使用的素材 ⑴、考虑事实的新闻价值, ⑵、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素材 ⑶、顾及媒体特点所提出的要求。 3、重视边角料的后续报道价值 例:朱海燕的经验 4、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 记者按照笔记分析提炼出逻辑主线,形成提纲草稿,将笔记中相应 内容编号标记在提纲中. 第八章 第四节 提炼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指新闻事实提出的主要问题和要表明的中心思想。 新闻要有主题;必须一个主题:主题要好,集中、鲜明、深刻,有时代性。 一、一篇新闻只能表现一个主题 记者在采访实践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采回的材料,往往表现 两个以上的主题,分不开又丢不得,怎么办? 1、分头写成几个稿件。 2、选择出主题单纯的写成稿件;其余的“养起来”,等待事实变动 写成系列报道。或者等待形势发展,让这些材料获得“新生”。 第八章 二、提炼主题须从采访开始 1、必要性 ⑴ 、采访完成得怎么样,只能用表现的主题衡量。 ⑵、可以事半功倍,假如写作时你提炼主题,会事倍功半。 ⑶ 、可以促进深入采访和及时地补充采访。 2、在选择好主题的基础上提炼主题 选择主题的三原则: ⑴、政治倾向性 ⑵、受众的重视性 ⑶、问题的迫切性 第八章 提炼主题的两个依据: ⑴ 、对全局认识的清晰度 ⑵、对材料认真有序地综合分析 第九章 新闻采访策划 什么是新闻采访策划? 新闻采访策划是记者对采访活动和报道文体的谋划和设计。其目的 是为了获取最优质的新闻素材,使得报道产生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第一节 采访策划的必要性 新闻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许多环节,采访策划是第一个环节,高质 量的新闻作品必然来自于高质量的策划。 一、很多采访机会是难得的,甚至是一次性的 许多新闻场面转瞬即逝,如果没有策划准备,很难准确抓住瞬间 画面,与新闻事实失之交臂;同样,有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约到 的采访对象,经常由于策划准备不足,没有达到应有的采访效果。 第九章 二、采访不是可以反复进行的表演 新闻采访是一种人际交流,其场景和气氛是不可复制的,所以采访 必须一次成功。稿件可以反复修改,但人为地修改采访,就违背了新闻 的真实性原则。 例如:1、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受中纪委委托,派董倩采访沈阳前 市长慕绥新时,董倩的策划准备。 2、刘海贵先生接受几家电视台采访的故事。 三、记者在采访中状态忙碌 “一身五任” 记者在采访中要担任五种角色:既是交流活动的主持者,又是一个 提问者,还是个倾听者,也是个思考者,并且还是全程记录者。正因如 此,没有事先的采访策划肯定会手忙脚乱。 第六章 例如:你被解职好几年了,许多人现在都不知道真相,你难道不想给 他们一个交代吗? 8、错问法 即故意提出有明显错误的问题,促使对方急于辩解 和澄清。 9、反问法 从事实的相反方面或者对方谈话的相反方向提问, 了解到真实情况。 10、潜问法 把敏感话题隐藏在其他话题中,使得采访对象在 不知不觉中谈出真实情况。 11、偏问法 提问角度出乎意料,引起采访对象高度关注。 第六章 三、提问的注意事项 1、提问宜简洁 表达准确明了,切忌冗长。定语太多太长的句子应该分为几段分别 表述。 2、提问宜具体 如果提问过于笼统,大多数被采访者经常会突然发懵,一时不知道 从何谈起。应该少一些抽象化,尽量具体化。 3、提问宜间接 不同人群,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生活习惯,都有不同的 第六章 忌讳和心理感受。提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能让采访对象心理上反感或者不舒服。 4、提问宜深刻 抓住疑问点(即记者的关注点、受众的兴趣点、对象的兴奋点)提问。例如:您虽然没有瞒报艾滋病人数,但在当前的禽流感中,卫生部有没有瞒报感染人数? 5、提问宜节制 对采访对象有一分充分的尊敬,不要“刺探”隐私,尽量避开一些伤害性的词语,甚至引起对方不快的词语。 例如:赵忠祥带队去精神病院采访采访小学女教师。 第二节 调查会和记者招待会 前面主要讲述了个别访问的采访方式,但我们在采访中经常遇 到同时对三人以上的对象进行采访,即集体采访,本节就讲述两种 集体访问的注意事项。 一、主持调查会 调查会也叫座谈会,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常用的采访方式。 1、作用 节省时间。把“知情人”召集在一起,记者不用分头跑、问、核实 等等。并且采访对象之间可以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使得新闻情景更 加生动,材料更加翔实,细节更加清楚。 2、主持技能 第六章 选择代表性人物;人数合适;事先通知并拟好问题提纲;采用漫谈 讨论的方式,不要轻易下结论;注意搜索新情况。 二、记者招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50205-2020_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课.ppt VIP
- (高清版)B-T 23821-2022 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pdf VIP
- T_ZSLD 002—2025(《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隐蔽工程有效性检测技术指南》).pdf
- 机械工业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doc VIP
- 不同血样采集管对干化学法血氨测定的影响比较.pdf VIP
- 《改革开放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
-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课件.ppt
- 木兰辞(拼音打印).pdf
- LY_T 2899-202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