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新政及其破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论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很多人都说清末的新政就犹如一滴水,在历史的洪流中多它也不多,少了也没什么,但是我就觉得“此言差矣”它的出现,在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一个很是关键的作用。清末的新政可以说是有力的托盘,承上启下,上接戊戌变法、甲午战争,下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历史的洪流,它是偶然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存在。 末路寻新机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原本一直怀着“天朝上国”梦的清政府不得不从梦中醒来,面对“技不如人”,由天到地的极大落差。不但是外部的威胁,然后接踵而来的内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公车上书等极大的动摇了清政府统治。而1895年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八国联军侵华也让这一切到达了一个僵点:一方面来自外国侵略者的不断打击,战争,掠夺;另一方面来自本国内的不断暴动: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虽然政府本身有提出学习西方以强大自身: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让这三十多年来的努力变成了白费,再加上越演越烈的民主革命。此时,又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遭到中国人民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为了达到占领中国的目的,开始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着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1904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清政府推行“新政”,编练“新军”。练兵需要巨额款项而筹饷。为了筹饷,清政府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印花税房捐、铺捐烧窑捐、车辆捐牛捐、马捐、盐商捐、绅富捐,还有户口税、丁税等同时,还乱提税率。“筹饷”,使贪污横行,给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实业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 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推行“新政”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1902年2月13日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2年2月24日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1903年9月7日设商部。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兼管。1905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10月8日设巡警部。12月6日设学部,裁国子监。除裁并增设行政机构外,清政府还下令“停捐纳”、“裁陋规”、“定公费”。1901年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报捐实官。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纳武职。这才与政治改革沾点边。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清政府推行“新政”,原想缓和国内矛盾,维持和巩固其封建统治,适应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拉拢上层资产阶级分子。但实行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再次,由于“新政”的目的与施行后出现的新生力量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引起了新旧势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