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向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
1 技术指标 以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LF353为主,设计一种模拟信号运算电路,其中包括加法、减法和反相比例等电路的运用,要求能够实现函数( )的三路可调输入模拟信号的运算,测试并记录下各节点的波形图。
2 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2.1 方案一 要实现函数 ,可利用两个反向加法运算放大电路,首先可在第一级电路中输入vi1与vi2,进行计算后,利用不同阻值的电阻使信号达到5vi1+vi2,实现两个信号的相加,第一级电路的输出则会使信号反向变为-5vi1-vi2,同时也为第二级的输入,第二级也使用一个反向加法运算放大电路,在第二级中输入信号vi3, 图1 两个反向加法器实现运算
其中根据虚短和虚断可以得出Vp Vn,根据计算 Vo R7R3Vi1/R6R1+R7R3Vi2/R6R2-R7Vi3/R5............................ 1
选择R1 2kΩ,R2 10kΩ,R3 10kΩ,R4 1kΩ,R5 2kΩ,R6 1kΩ,R7 1kΩ
R8 1kΩ
其中R4与R8作为整个电路的平衡电阻。
2.2 方案二 利用同向两个减法器实现,由于此设计是两个同向的减法器,在经过第一级运方时,输入两路信号,同向端输入vi3,反向端输入vi2,经过运放可得到vi3’-vi2’,在经过第二级运放,同相端输入vi1,反向端为vi3’-vi2’,经过减法器即可得到vi1’-(vi3’-vi2’),即vi1’+vi2-’vi3’,经过计算得出电阻的阻值。最终使得信号输出为 。(如图2所示) 图2 两个同向减法器实现运算
其中根据虚短和虚断可以得出Vp Vn,根据计算得出 Vo (1+R8/R7) 1+R1/R6 Vi1+R5R8/R2R7Vi2-R8R4 R2+R5 /R7R2 R3+R4 Vi3............ 2
根据上述式子可选择R1 10kΩ,R2 27kΩ,R3 895kΩ,R4 5kΩ,R5 3kΩ,R6 20kΩ
R7 2kΩ,R8 18kΩ
如图3为方案二的仿真图 (a)方案二的仿真电路 (b)方案二的波形图 图3 方案二的仿真电路与波形
2.3 方案三 可利用一个同向比例放大与一个减法器实现,经过计算只利用一个减法器不能够使vi1的倍数放大到5倍,所以先经过一个同向比例放大器将vi1放大,输入到第二级的同相放大端,同时通向放大端再输入一个vi2,实现vi1’+vi2’,在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输入vi3,最终输出信号为 vi1’+vi2’-vi3’,经过计算可以算出电阻的阻值,使得 。
(如图4所示) 图4 一个同向比例放大器与一个同向减法器实现
其中根据虚短和虚断可以得出Vp Vn,根据计算得出
Vo (1+R4/R3) R2R5/R1R2+R1R5+R2R3 Vi1+ 1+R4/R3 R1R5/R1R2+R1R5+R2R3 -R4/R3Vi3... 3
根据上述式子可选择R1 10kΩ,R2 12.5kΩ,R3 40kΩ,R4 20kΩ,R5 20kΩ,R6 33kΩ
R7 3kΩ。 如图5所示为方案三的仿真。 (a)方案三的电路图 (b)方案三的输入输出波形 图5 方案三仿真电路与波形
2.4 方案比较 经过计算以及仿真,方案一的电路简洁明了,使用电阻较少,计算方便简单,有利于实践操作中对电阻及时进行更改。同时每条线路电阻的阻值可以直接选用1kΩ,2kΩ,10kΩ的电阻,即可实现所要求倍数的放大,避免了电阻的并联或串联,在接线中减少错误。由于电阻的阻值和理论上的存在差异,往往不是精确的,电阻过多会造成误差较大,所以选择方案一是比较合理的。
3 实现方案 选择方案一的电路为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首先可在第一级电路中输入vi1与vi2,进行计算后,利用不同阻值的电阻使信号达到5vi1+vi2,实现两个信号的相加,第一级电路的输出则会使信号反向变为-5vi1-vi2,同时也为第二级的输入,第二级也使用一个反向加法运算放大电路,在第二级中输入信号vi3,’ /R3.................................................... 4
Vo’ -R3×Vi1/R1.................................................................. 5
Vo’’ -R3×Vi2/R2................................................................. 6
Vo R7R3Vi1/R6R1+R7R3Vi2/R6R2-R7Vi3/R5......................... 7
选择R1 2kΩ,R2 10kΩ,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通信原理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资料.ppt
- 通信原理第三章资料.ppt
- 通信原理分析第3章【随机过程】资料.ppt
- 通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资料.doc
- 通信原理概论-----模拟调制系统资料.ppt
- 通信原理教程3-模拟调制系统资料.ppt
- 通信原理教程5-基带数字信号的表示和传输资料.ppt
- 通信原理考研知识汇总4资料.doc
-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资料.docx
- 通信原理课后简答题资料.doc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