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螺旋体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密螺旋体 项目 梅毒 地方性梅毒 雅司病 品他病 病原体 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梅毒螺旋体) 苍白密螺旋体地方亚种 苍白密螺旋体极细亚种 品他密螺旋体 流行地区 全球 非洲、中东沙漠 (热带干燥地区) 南美洲、中非、东南亚(热带潮湿地区) 中、南美洲 (热带潮湿地区) 易感人群 成人 儿童、成人 儿童 儿童、成人 传播途径 性、垂直传播 皮肤损伤、食具 皮肤损伤 皮肤损伤 潜伏期 10~90d ? 14~28d 1~3w 侵袭力 强 中等 中等 低 早期病损 普遍(外生殖器) 少见(口腔黏膜) 普遍(下肢) 普遍(四肢) 涉及组织 全身组织 黏膜、皮肤、肌肉、骨骼 皮肤、淋巴结、骨骼 皮肤 破坏性损伤 + + + - 肉芽肿等 + + + - 疏螺旋体属(Borrelia) 莱姆病 回归热螺旋体 此属螺旋体螺旋少而稀疏,且排列不规则。在自然界有宿主与媒介。 多种疏螺旋体 伯氏螺旋体 流行性回归热 地方性回归热 硬蜱传播 软蜱传播 人虱传播 伯氏疏螺旋体 Borrelia burgdorferi 菌体细长,两端稍尖,有3-10个稀疏而不规则的螺旋 培养特性 微需氧 可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高 常用含血清的BSK II培养基培养 生长缓慢,约18h繁殖一代 致病性 致病因素 侵袭力、抗吞噬作用、内毒素样物质、免疫病理反应 所致疾病 莱姆病,特征性皮肤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 EM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但以大腿、腹股沟、躯干、腋下多见。直径多数可达15cm。 5%出现水疱和结痂、中心皮疹可以消失、或形成靶型。 80%患者伴有不特异全身症状:乏力、肌痛、头痛、发热、寒战、颈项强直。 螺旋体:莱姆病 二期(播散病变期),以中枢神经系统(特别为脑神经)和心脏受损为主的病变。数周或数月内的神经和心脏受损的间歇性症状。 第三期(持续感染期),以关节皮肤病变及晚期神经损害为主。主要为关节炎、慢性萎缩性皮炎及晚期神经系统表现。 螺旋体:莱姆病 莱姆病关节炎是间歇性发作、慢性关节炎,常累及大关节,导致红肿疼痛。 如果不治疗,关节炎反复发作数年,每次发作数周,严重影响生活。 未经治疗的的患者50-60%发生关节炎、 其中10%出现慢性关节炎。 晚期神经性莱姆病表现为:四肢的麻木、刺痛、乏力、感觉丧失、记忆力下降、情绪异常、认知障碍。 螺旋体:莱姆病 莱姆病膝关节炎:持续感染或感染引发的自身免疫病可能是慢性莱姆病或莱姆病后综合征的原因。 左:手心中的鹿蜱若虫 右:放大后可见指状突起样的中肠(mid-gut),其内可发现莱姆螺旋体 螺旋体:莱姆病 左:鹿蜱的雌成虫 右:鹿蜱的雄虫、对比用大头针、雌虫、吸饱血的雌虫 传播途径 储存宿主和传染源主要是野栖鼠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传播媒介:多种硬蜱 人在被带菌蜱叮咬后感染。 免疫性 以体液免疫为主。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尚有争议。 微生物学检查 血清学方法:免疫荧光、 ELISA、免疫印迹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 一般不做镜检和分离培养 防治原则 加强个人防护,防止硬蜱叮咬。 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进行治疗。 疫苗正在研制之中。 回归热疏螺旋体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是由多种疏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周期性的高热、全身肌肉疼痛、肝脾大和出血倾向,重症可有黄疸。 回归热疏螺旋体 虱传回归热疏螺旋体 传染源:患者 传播媒介:体虱和头虱 蜱传回归热疏螺旋体 传染源:鼠类 传播媒介:软蜱 微生物学检查 发热期的血液涂片 直接镜检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牛虱、草蜱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蜱虫分类 蜱类属蛛形纲 蜱螨亚纲 寄型目 蜱总科 。 下分硬蜱科、软蜱科和纳蜱科3个科。 全世界已发现的约929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20种。 软蜱与硬蜱的形态 蜱虫不能飞或跳,它们必须直接接触宿主。 蜱虫生物学特性 蜱虫吸血很慢,需要吸附宿主身上若干天,直到吸饱血为止。 吸血行为并不持续,绝大多数吸血发生在最后的12-24h,此时体重增加80-120倍。 蜱虫生物学特性 蜱虫生物学特性 蜱的生活史经历4个阶段: 卵 6腿幼虫 8腿若虫 成虫(雌或雄) 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 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 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