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品德形成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品德的概念,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品德的心理结构的构成成分。 2、理解和掌握品德形成的理论。 3 、了解品德的形成过程和条件,掌握品德培养的策略。 本章摘要 第一节 品德概述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第三节 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 第一节 品德概述 本节内容 一、品德的概念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第一节 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它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第一节 品德概述 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联系: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两者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②品德形成是后天的;③品德对社会道德有反作用。 区别:①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德依赖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③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品德的形成还要服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④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对象。 第一节 品德概述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心理结构的概念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品德心理结构的观点 三分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四分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品德的心理结构 第一节 品德概述 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具有层次性 3.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 4.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5.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多端性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本节内容 一、认知发展论的品德理论 二、新行为主义的品德理论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一、认知发展论的品德理论 杜威的道德发展阶段观 观点: 道德发展分三个阶段:①行为受有道德结果的生物和社会性冲动的激发;②个体几乎不加批评地接受其所在团体的标准;③行为受个体对一个目的对己是否为善进行思维和判断的指导。 我们是生而无知和不成熟的,因而处于社会的依赖状态。教学和道德训练,就是成年人逐渐提高幼弱者照料自己的能力的过程。——《哲学的改造》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评价: 他律到自律的观点对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发展模型产生影响。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 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 发展阶段: 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 ②权威阶段(6~8岁) ③可逆阶段(8~10岁) ④公正阶段(11~12岁) 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 不大。 对偶故事法举例 有一个小女孩叫珍妮,看到妈妈买了一篮子鸡蛋,于是便想帮妈妈把鸡蛋放到冰箱里,但是因为她个子较小,结果在拿鸡蛋时不小心把篮子打翻了,结果很多鸡蛋都碎了.有一个叫珍妮的小女孩,看到妈妈买了一篮子鸡蛋,趁妈妈不在她便拿出一个鸡蛋来玩,结果不小心把这一个鸡蛋打碎了.问题: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哪一个过失更大一些 为什么 ?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 基本观点:道德发展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知发展的过程。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是一个人根据道德原则对什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行为进行判断,即道德评价。儿童的道德成熟首先是其道德判断上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判断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道德发展阶段:具有结构的差异性、不变的顺序性、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的整合性四个基本特征。 两难故事法举例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让他们接着回答与故事有关的下述问题:___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___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____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____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____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为什么? ____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的发展的水平与阶段(p.336) ①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②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