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2015.11.23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高新区城西桥家园设计说明 第一章、项目概况与前期分析 本项目位于合肥高新区将军岭路与习友路交叉口东北。 基地南临习友路,北临燕子河路,东临鸡鸣山路。习友路为已建成的城市主干道,其他道路均未建成。 基地南侧地块为2.5产业用地,西侧地块为商业用地,北侧地块为居住用地,东侧地块为2.5产业用地与消防站、变电站。周边均为未开发用地,现状为未拆迁村庄和荒地。 此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95904㎡,容积率2.46,总建筑面积936379㎡,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729322万㎡,地上架空建筑面积7850万㎡,地下建筑面积199207㎡,共安置户数7152户。其中,一期用地面积为221846㎡,一期建筑面积为676497㎡,共安置户数5002户。 规划内容包括24至33层住宅、商业配套、45班九年一贯制学校、21班幼儿园、社区卫生中心、社区管理用房、物业管理用房、文化活动中心、地下车库等。 第二章、设计理念 一、规划理念 1.坚持城市设计的思想 立足城市的视野,充分考虑城市天际线,将城西桥家园打造成高新区城市发展的新形象。 2.多层级空间布局 小区以小区级公共空间和组团级公共空间相组合的形式营造具有凝聚感的外部环境,多层级的空间必将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 3.邻里生活 充分考虑安置居民的以往的公共生活模式与特点,通过多层级空间布局的规划设计,为居民营造积极的交往空间,使得传统的邻里感情在新的居住环境中得到延续。 4.统筹考虑、分期建设 充分考虑学校、幼儿园、菜市场、集中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与一期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将公共配套设施集中布置在一期用地,形成良性的分期开发与建设。 5.海绵城市 通过雨水传递、雨水处理、透水性路面和铺装、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化、地下车库雨水收集等技术措施,将安置区打造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典范。 二、规划目标 创造高新区“安置小区精品工程”,以“活力社区、宜居社区、生态社区”为目标,重点打造高新区城市风貌,努力将城西桥家园建设成为“生态和谐、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小区。 第三章、规划设计 一、规划结构 以城市空间为切入点、以营造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为目标,确定 “双心、三轴、多组团”的规划结构。 1.“双心”:东、西地块分别布置小区级公共空间,打造居民休闲活动、交往的中心区域。 2. “三轴”:通过东西向景观廊道将东地块与西地块串联,形成空间的主轴线。同时,在东西地块分别设计南北向次轴线,将地块内各组团串联为一个整体。 3.“多组团”:东、西地块在小区级公共空间四周分别设计组团级公共空间,有效的增加小区内部交往空间。 二、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分为内部空间规划与外部空间规划、城市天际线规划三个层面。 1.内部空间规划 小区内部建立明确的空间结构,东、西地块公共空间串联成带,小区级公共空间与组团公共空间相互联系,形成丰富的内部空间体系。 2.外部空间规划 为留给城市足够的开敞空间,小区创造了空间上的“三敞开”。首先,在候店路与习友路、燕子河路的交叉口分别布置3000平方米、1500平方米的开放广场;其次,小区沿习友路部分以及小区主入口至习友路路段,未布置沿街商业,将小区内部景观还给城市,既丰富了城市道路的视觉体验,又减少商业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再次,学校操场布置在燕子河路与鸡鸣山路交叉口,空间开阔,视线通畅。 3.城市天际线规划 东、西地块小区级空间的建筑均为28至33层,组团空间的建筑为24至28层,建筑高度的错落有致极大的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 三、功能布局 基地宏观上分为三个功能区块,分别为东地块的南侧居住区块、北侧公共配套设施区块以及西地块的居住区块。 1.住宅区块为东地块南侧与西地块两个区域集中布局,围绕小区级公共空间-组团级空间两个层级设计,创造了具有人性化、人情化的居住环境。住宅布局满足规划设计要求,高层建筑沿主次干道面宽不超过40米,小区内部不超过60米,建筑间距满足日照和规划要求。 2.45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东地块北面,既满足学校1000米的服务半径,又相对独立,避免与小区人流相互干扰。 3.21班幼儿园位于东地块西北,阳光充足,服务半径最优。 4.商业分为集中商业与沿街商业两种形式。集中商业布置在候店路与燕子河路交叉口东南;沿街商业临近小区主次出入口布置,方便居民日常使用。 5.公共配套设施主要布置在商业及邻里中心综合楼的四层与五层。 四、交通规划 考虑基地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在习友路上不开设口部,主次出入口均布置在城市支路上。 1.居住区块的主入口均设计在城市次干道候店路上,次入口分别设计在城市次干道鸡鸣山路与燕子河路。 2.学校主入口位于燕子河路上,次入口位于鸡鸣山路上。学校与居住区块出入口分别开向不同道路,有效避免交通上的相互交叉干扰。 3.道路网络、等级:车行系统分为两个等级,分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