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凌波论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教学与科研详解.ppt

屈凌波论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教学与科研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 河南工业大学 屈凌波 博士 要谈的几个问题 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高校教师为什么要教学? 高校教师为什么要搞科研? 高校教师怎样搞科研? 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如何? 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高等学校的教师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高校教师的任务 1、培养专门人才 2、开展科学研究 3、社会服务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 1、劳动的复杂性 2、劳动的创造性 3、劳动的群体性 高等学校的教师 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一)高校教师的作用 1、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2、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二)高校教师的任务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既教书育人。 2、开展科学研究。 3、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二)教师劳动特点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三)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高等学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一)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二)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 学术带头人的基本素质: 1、学术造诣深,理论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和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成果卓著;在国际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 中国博士后的诞生,要溯到1985年邓小平与李政道在人民大会堂那次著名的会面。对博士后的涵义,当时李政道向邓小平这样解释道: 在大学时,老师出题目,事先知道解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把题目答对,可以拿到学士学位。 到了研究生院,老师出研究的课题,以前没人做过,老师也不知道怎么解,学生几年中把课题解决了,老师再请同行给予评价,同行认为正确,学生就可以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可最重要的是怎么找课题,找研究方向,这就是博士后要做的事情。 “如果你(指校长)想让教师的劳动能 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 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 教师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高校教师为什么要教学? 高校教师教什么 高校教师如何教 高校教师如何教好学 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培养专门人才: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发展科学: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社会服务: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高校教师做科研的意义 (一)高校教师科研的由来----高等教育职能演变 中世纪大学 11、12世纪,文、法、神、医四科 说明大学培养专门人才职能 19世纪初 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建立(洪堡) 确立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19世纪末 1862年《莫里尔法案》 “威斯康星思想”(范﹒海斯) 明确大学 服务社会的职能 地位: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作用:教学活动效率高、系统性强、综合性强 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高等教育目的 人才的素质结构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学科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才的社会价值 事业的建设者 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的教学目标 建立在学生既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之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符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要求。 注意目标的可实现性 目标能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培养专门人才: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缘由: 早期大学创办的宗旨, 大学作为社会特定机构之所以能够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依据。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 (二)高校师生间的心理关系 1、高校师生间的认知关系 2、高校师生间的情感关系 (三)高校师生间的道德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一)在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中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