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1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堂导入】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道光帝可笑的问题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统治者闭目塞听,虚骄自大,其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一、开眼看世界——危机四伏、妄自尊大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埋头读经,不问政治。而统治者对外也是一无所知。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走私鸦片、发动鸦片战争,致使民族危机加深。
③鸦片战争——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他们面向世界,开始认识到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1、背景民族危机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
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①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②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其中《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③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如何评价林则徐?
禁烟的民族英雄:在英国贩卖鸦片泛滥之际,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大长了中国人民反英斗志。
抗英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广州禁烟期间,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同时,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在讲话中吟诵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至于镇压农民起义,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效忠于清王朝的一种表现。
对喜食嗜吃牛羊肉的洋人,林则徐认为他们如果没有中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的话,会消化不良而死。在与道光的一份奏稿中,林则徐写道: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在一份拟交英女王的文书中,他再次强调: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发表的感慨洋务运动30年有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失败表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的道路,那是否意味洋务运动学西方技术错了?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早期维新思想……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商战: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是造成中国贫弱的主要原因。从而主张不但讲求武备,加强国防,以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兵战,而且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
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梁维新思想
(1)背景:
①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③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思考:维新派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宣传维新思想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找出其主张。
A、康有为
①活动: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著作: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撰写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8月刊行)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之为伪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孔子改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