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 秋天2002 ——我眼中的《三峡好人》
《三峡好人》是朋友推荐来的一部贾樟柯的片子。看了第一次之后,就再也无法放下,被一种莫名的思绪纠缠的紧紧的。只想把它说出来,说出来。
影片讲述山西煤工韩三明曾买了一个四川女子做老婆,十六年前被公安局解救回老家。他为了能见一下亲生的女儿和曾经的老婆,不远千里来到三峡库区的奉节。女护士沈红为寻找两年未通音讯的丈夫郭斌也从太原来到了奉节。几番折腾之后,韩三明没有见到女儿,却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于是回家挣钱要再次“买妻”。沈红在找寻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丈夫郭斌的真实情况,一支舞余,决定离婚。
乍看,不但情节简单,而且画面粗糙、喧嚣、杂乱、破碎。混乱的长镜场面,千疮百孔的楼屋,不明的飞行物,突然而去的建筑,听不懂的方言,韩三明的吃、住、行,小马哥的无端做作,沈红那张忧郁焦灼的脸,嘶哑着喉咙唱歌的孩子……给人的感觉不但松散还那么那么地凌乱。只是片尾韩三明回山西时的那次回首,让人伤感。继而那凄怆的曲调“望家乡,山遥水遥……”猛地揪人心了。
家!家,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寄托,在贾樟柯的影片中全部消失,只剩下那茫茫的青山,只剩下那遍地的碎砾,和正在拆除的建筑。是呵,谁还有家呢?韩三明的家在明天,沈红曲已终人已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无数家庭被迁往外地,古老的奉节县城要永远地没入水底……但他们好像又有家,一个说不出尚不能道明的家,“山遥水遥”,像在钢丝上晃荡的行者。层层迷雾之后,我是能看到生活,一种真实的有着极强生命力的生活,尽管那么的渺远和茫然。但感触更多的还是没有了家园的失落,以及伴随失落而来的痛彻骨髓的伤感。
韩三明,十六年前因为贫穷不得不“买妻”,十六年后依然孤身一人。韩三明能干,能吃苦,而且正值壮年。他有情有义。但贫穷仍像从他身边吹过的山风,多年未离。三万元,他就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三万元,对于韩三明来说,就是生活,就是幸福。他需要去煤窑——早晨下去晚上还不知能不能出来的煤窑——卖命来换取。而那个官员“天堑变通途”的一挥手,就是两亿四千万。两亿四千万!在这个即将消失的城市,天堑还能变通途吗?
韩三明,这位朴实的汉子只要一个家,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小家。他爱他的女儿,他爱他的幺妹,他渴望人生的完美。但煤窑,像食人兽一般的煤窑能帮他实现云蒸霞蔚的明天吗?因为贫穷,一切都似乎是奢侈,因为贫穷,韩国三明不得不走在为家而拼命的路上……
沈红,一位温婉而青春的女子,曾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曾拥有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江岸分别的那个早晨,那一声“斌斌”,风情万千,柔情无限。这无意中的一声,昔日的海誓山盟,昔日的缠绵悱恻,无不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但这些早已是过去。两年的未通音讯,“应酬”的忙碌背后,沈红早已明白一切。二人在一起的生活恐怕也只有如那舞步——生拉硬扯,心不在焉。但谁又能看到背后隐藏着的一颗女人因伤而玉石俱焚的心呢?如果韩国三明是因为贫穷,失去了家,而沈红恰是富裕,走失了丈夫。沈红无助却又渴望的新家,会在哪里呢……
在贾樟柯的电影里,找不到葛尤的黑色幽默,更没有赵本山的现代喜剧,哪怕丁点的笑。从始至终只有叙事,人、景、物的描摹,和每一个细节里流动着的各种情感。
幺妹,一个出现不多却贯穿始终的角色,让我们读出人生的伤感和悲凉。她仿佛是麻家上世的冤孽,她只为了尝还债务才来到这个世上的。
十六年前,她被贩卖“三千元”,幸运的是幺妹被公安解救了。但人身被救,人生被救了吗?麻家欠了船老板三万元,无力偿还,只好让幺妹去人家船上帮工。伺候老人,洗衣做饭,“不算是老公,跟他跑船,给我口饭吃。”十六年后的她依然居无定所,甚至于无名无份,只是一个“债奴”。好的一点,是她现在值“三万元”,但她的劳动只是三万元的利息!这无法不让活在现代文明中的我们震惊!第一次被拐卖,如果说是年少无知,那么这一次,恰是为亲人所卖。如果再联想小马哥那句话,就更令人痛心,第一次也应该与“家贫”有关。
这个女人,没有家庭,没有自由,没有人格,像上帝遗弃的一枚枯叶,孤苦伶仃地飘在这个世上。面对韩三明,她说:“你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十六年后才来?”一句话,把她所有的煎熬和屈辱托了出来,说来不咸不淡,波澜不惊,想来却肝肠寸断。那一刻的空气像六月风雨欲来前,闷热,潮湿,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
贾樟柯的思想多元化的,就像对这个复杂的问题的质疑。我不怀疑政府解救幺妹的正确性,但麻幺妹的悲剧人生又昭示着什么呢?是什么让她走在无家可归的路上呢?有贫穷,有落后,或许还有更多。麻幺妹在等待,等待着十六年的那个“买主”再次赎买自己。她太累了,她在等待着做一个好妻子,一个像“大白兔糖”的家……
郭斌,这位暴发户,这位务实能干头脑灵活的“应酬”,有幸福的明天吗?在一个以拆迁为主的城市,拆迁办指挥部老大无异于地方上权势倾天之人。但指挥部的黄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