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医院肺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白虎汤(《伤寒论》)
【 处 方 】知母6两,石膏1斤(碎),甘草2两(炙),粳米6合。
【 用 法 】以水1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 功 用 】清热生津,解暑毒,解内外之热,清肺金,泻胃火实热。
【 主 治 】阳明气分盛热。
2.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 处 方 】熟地3钱,生地3钱,归身3钱,白芍1钱,甘草1钱,桔梗8分,玄参8分,贝母1钱半,麦冬1钱半,百合1钱半。
【 用 法 】日1剂水煎服。
【 功 用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 主 治 】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喉痛。
3.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药物组成: 贝母一钱五分(4.5g) 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各八分(各2.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 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4.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 来 源 】《金匮要略》
【 处 方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 用 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 功 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 主 治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 来 源 】《医学心悟》
【 处 方 】?半夏4.5克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各3克 甘草(炙)1.5克 生姜2片 大枣3个 蔓荆子3克
【 用 法 】水煎服。
【 功 用 】燥湿化痰,平肝息风。
【 主 治 】痰饮上逆,痰厥头痛者,胸隔多痰,动则眩晕。恶心呕吐。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 来 源 】《伤寒论》
【 处 方 】?半夏(15克) 黄芩(9克) 干姜(9克)人参(9克) 炙甘草(9克) 黄连(3克) 大枣(4枚)
【 用 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 功 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 主 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 来 源 】《医林改错》
【 处 方 】黄耆4两(生),归尾2钱,赤芍1钱半,地龙1钱(去土),川芎1钱,桃仁1钱,红花1钱。
【 用 法 】水煎服。
【 功 用 】补气、活血、通络。
【 主 治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8.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处 方 】车前子 瞿麦 扁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入灯心
【 用 法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灯心煎汤送服;汤剂,加灯心,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