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指南——泄泻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 泄 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而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 定义 其他如肝气乘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病属虚实夹杂证或虚证。 而湿盛与脾虚又往往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故暴泻迁延日久,每可从实转虚;久泻复因外感、饮食所伤,亦可引起急性发作,表现虚中夹实的证候。 西医范畴 急慢性胃肠炎、肠结核、慢性胰腺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肠易激综合征、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引起腹泻者。 诊断要点 1.以粪质清稀为诊断主要依据。或大便次增多,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或泻下完谷不化。或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泻。 2.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量多;久泻起病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史。 诊断 鉴别诊断 脓血便 腹痛 排便 危证 泄泻 无 有,伴肠鸣 通畅 极少见 痢疾 有 有,伴里急后重 滞下不爽,虚坐努责 可见 1.痢疾:二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为主 *里急后重指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为三大主症。 2.霍乱:二者均有大便稀薄。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 发病特点:①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 ②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 ③所泻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泔而不甚臭秽,常伴恶寒、发热; ④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濡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邹瘪,汗出肢冷等阴竭阳衰之危象。 ⑤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泄泻仅以排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粪质稀薄,便次频多,其发生有急有缓,且不伴有呕吐。 基本原则:运脾化湿。 1、急性暴泻——湿盛为主,应着重化湿,参以淡渗利湿;同时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温化寒湿、清化湿热之法,结合健运脾胃 2、慢性久泻——虚证为主,当以健运脾气,佐以化湿利湿;若夹有肝郁者,宜配合抑肝扶木;肾阳虚衰者,宜补火暖土。 辨证论治 基本病机:脾虚湿盛。 1、寒湿困阻症 症候: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 舌象:苔薄白或白。 脉象:濡缓。 病机:寒湿侵袭,脾失健运,清浊不分,肠腑传导失司。 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方解:藿香10g——辛温散寒,芳香化湿 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法半夏10g——健脾除湿 厚朴10g、大腹皮15g——理气消满,疏利气机 紫苏10g、白芷10g——解表散寒 生姜、红枣为引 加减:表邪重——加荆芥、防风 湿气重——加胃苓汤 2、湿热蕴肠证 证候:泻下急迫,泻如水注,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伴腹痛,伴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濡数或滑数。 病机:湿热侵袭,热滞于肠,气机不畅,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方解:葛根15g、黄芩10g、黄连6g、车前子10g、陈皮10g、木香6g、茯苓15g、通草6g、生甘草3g。 加减:湿重于热,苔黄厚腻脉濡缓合胃苓汤燥湿宽中;夏季盛暑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舌苔黄厚而腻,脉濡数者,可用黄连香薷饮减。 3、饮食停滞证 证候: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腹痛肠鸣,泻后痛减;伴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象:舌苔垢浊或厚腻。 脉象:滑。 病机: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方解:山楂20g、神曲15g、炒莱菔15g——消导食滞,宽中除满。 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5g——和胃祛湿; 连翘15g——消食滞之郁热。 加减:积滞较重——用枳实导滞丸 4、肝气乘脾证 证候:泄泻腹痛,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腹痛即泻,泻后痛缓;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 舌象:舌苔薄白或薄腻。 脉象:细弦。 病机:情志不畅,肝失调达,横逆乘脾,脾运无权。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 方解:白术10g——健脾补虚 白芍15g——养血柔肝 陈皮10g——理气醒脾 防风10g——升清止泻 加减:肝体过虚——加当归、枸杞 肝用不足——加柴胡、青皮 脾虚明显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