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马山中学2012届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VIP

南宁市马山中学2012届十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宁市马山中学2012届十月月考历史试题

南宁市马山中学2012届十月月考历史试题 12.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笔下的“安阳”( ) A.是商朝前期的都城 B.商朝以此为都城,国家从此稳定下来 C.地处关中地区 D.这里发生过“国人暴动” 1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三人行必有我师 14. 《汉书》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为此秦开创了(  )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察举制 15、诗歌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历史内涵,是人们解读历史的途径之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中的“君”将前往()A.西域都护辖区B.安西都护府辖区C.瀚海都督府辖区D.渤海国 )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2.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重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片胡言”。该大臣经历的战争最早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徐光启和利玛窦画像 材料四:古代思想家唐甑 1630--1704年,四川达州人 在《抑尊》一书中说:“天子之尊,非天地大神也,皆人也.”他在《室语》一书中又说:“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 1 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是什么? 3分 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具体表现。 6分 并分析该现象出现的积极意义。 9分 2 透过材料三、四,你获得哪些有关明清时期近代文明萌发的历史信息 6分 (3)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实现社会转型。试从政策方面加以分析。 8分 40、(20分)阅读下列有关我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叶以后,开始逐步改土归流——把土司改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改土归流有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土司向朝廷纳贡,把负担加倍摊派到人民头上,其征之私囊不啻数十倍,而输之仓库者,十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土司苛索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当地百姓咒骂土司“生补”、“穷补”、“嫁补”、“娶补”、直到“死补”。 清世宗在雍正五年的一道谕旨中说:“向来云贵川广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相互仇杀,争夺不休,任意残害,草菅人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策划,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派遣流官代替土司。又变革赋税方法,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实行按田亩征税的原则……土民所受的剥削比以前减轻了。 “至于客民盘剥,差役勒索,历来为扰苗民之大者。今则于苗、汉交界处设集场,限期贸易,官弁监之。……苗之气息也渐驯矣。添修苗馆若干处,延师教读,则礼仪兴而匪僻消,苗与汉人无异。” ——摘自冯尔康《雍正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改土归流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归纳清政府对改土归流地区的治理措施。(6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土归流有何积极作用?(8分) 1

文档评论(0)

bh10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