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第一课时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理解特点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 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或记叙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从表达方式分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2从所写内容分 (1)写景散文 (2)状物散文(3)叙事散文 (4)说理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景、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主题 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六、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一、概 念?:? ? 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二、写景状物散文的三要 素: 1、景物:景物的特点 2、情感: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境:文章的主旨 三、常见的写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借代、 引用、设问、反问 3、表现手法:象征、想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正衬、反衬)、渲染、对比、 铺垫(伏笔)、欲扬先抑等 4、 谋篇布局 :线索、过渡、照应等 5、语言特色;(首先要分析修辞手法) 特点:准确简明、生动形象、质朴明朗 ; 风格:有自然、淳朴、含蓄、深刻、幽默、辛辣等。 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歌颂、嘲讽等 6、本文的行文思路是:首_____________ 其次____________,最后归纳总结,不到作者的心愿。(2分) 首先,写花与美的关系(形影不离);其次,写花的外在美(形态、色彩)、内在美(品性、精神)。 7.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对文章主旨的理解。(2分) 通过描写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来赞美其高尚的品性和精神,希望人具有像花一样美好的境界。 * * * * 现代文阅读之 写景状物散文 考点解读 一、明确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冯骥才:趣说散文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我开玩笑,打比方说: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   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   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   在艺术中,深刻的都不是制造出来的。   散文生发出来时,也挺特别的,也不像小说和诗歌。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作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那么散文呢?它好像天上的云,不知由何而来,不知何时生成。你的生活,你的心,如同澄澈的蓝天。你一仰头,呵呵,一些散文片断仿佛片片白云,已然浮现出来了。   我喜欢这样的散文:它是悟出来的。 * 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 状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 三者之间的关系: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通过意境体现。 ①、写景的顺序: ③、描写景物的结合技巧: 四、景物描写方法: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正侧结合 点面结合等 如时间顺序(从早到晚、从古至今、一年四季等) 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等) 逻辑顺序(由物到人、由动物到植物、由主要到次要) ②、多角度描写: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抒情方式及作用】 方式: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3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 作用: 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借景抒情—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