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中午在木鱼镇吃完中午饭后.docVIP

2014年7月16日中午在木鱼镇吃完中午饭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7月16日中午在木鱼镇吃完中午饭后

2014年7月16日中午在吃完中午饭后,即刻前往此次旅游重点之地原始神奇的----神农架原始森林。从出来20几分钟后就开始进入山区的盘山公路,为了安全,导游严格要求我们将行李架上的行李取下放在各自的脚下,以防转弯时砸伤我们。起初我们还认为这是导游故作悬疑制造紧张空气,不以为然,但接下来的第一个弯,左侧悬崖峭壁,右侧壁立千仞的大山,汽车绕山盘旋,所有人都随着车的急转甩向另一方,让我们领教了什么是180度的急转弯,途中风景无限趣闻多多,最有趣的是当地一座山的山峰非常象毛主席的卧像,导游说当地人形容这座山峰是三位领导人的组合:毛主席的头、江泽民的肚、小平的腿;仔细一看真的很象。途中还经过了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以及昭君经常洗澡的溪边。。。。。。;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簸跋涉终于来到梦牵魂绕的神农架脚下,到达神农架木鱼镇已经是傍晚1时左右了,下得车来,但觉山风阵阵拂来,颇有些凉意。清新的空气里,还带着一种淡淡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地球上还有最后未经人类污染的净土,神龙架也许也算作这其中的一片吧。相传在距今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草采药,“神农架”。 车依然在盘山公路上行进,雨并不算大,雾却越来越浓。此时,近处的树木和远处的山峦好象都融化在云雾之中似的。本来是要登神农顶的,却因云雾太大而取消了登顶的计划。我们中当然还有不死心的,于是,车子便在号称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口歇了下来。几个人飞快地冲进云山雾海之中,但见山风呼啸而至,竟将头上戴着的旅游帽尽数吹落,滴溜溜地在云雾里打转,途经一开阔地,有碑曰“神农顶”,停车留影,其实,真正的神农顶在其东南,然山石嶙峋,难于攀登,洪旷荒芜,鲜有登临者。待到垭口扶栏望去,果然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看到这种景象再加上雨雾和寒冷,登神农顶的事才算最后作罢。 途经一开阔地,有碑曰“神农顶”,停车留影。其实,真正的神农顶在其东南,然山石嶙峋,难于攀登,洪旷荒芜,鲜有登临者。 -   未登神农顶,未欣赏到风景垭口的美景,这绝对是此行的莫大憾事。可这是造化弄人,非人力可以控制的!想通了这一点,不仅心绪慢慢平静了下来,而且发现在云雾之中行走原来也是一件十分曼妙的事情。古人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人之所以异于常人,乃因其可以腾云驾雾。现在,借着神农架的云雾,我们也来一次脱胎换骨,做一回不食人间烟火的化外之人吧! -   值得庆幸的是,车到板壁岩时,云雾开始散淡下来,四周的景物已经朦胧可见。除少数人因惧怕留在了车内,其他人都在跃跃一试。大家知道,板壁岩是神农架保护区非常有名的景点,被称为“高山上的石林”和“野人的出没地”。这样一个神秘之地,不去作一番亲身的游历,就等于没有到过神农架。可惜我们还真没有去成。 。 下午大概6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回到木鱼镇吃完饭 吃完饭后,在木鱼镇的宾馆 入住。因为疲倦,一到宾馆靠上床壁即沉沉睡去,待到醒来竟已是第二天清晨6:时左右。此时,天光微亮,打开后窗,但见一片葱茏的茶岭,绿油油的叶儿弥漫着一种湿润的光泽。这才恍然,原来昨夜淡淡的清香正是这一片茶林散发出来的。 -神农祭坛应该是在到木鱼镇的路上就游览的一个景点。作为炎黄子孙,初到神农架,当然要先拜祭自己的先祖——炎帝神农了。但是,因时间紧迫,为了不走回头路也为了省钱,咳,就省了这个过程,但作为游记,我还是愿意把我了解到的情景描述出来。 神农祭坛坐落在离木鱼镇不远的一座山谷里。秀峰重叠,气象万千。我们游览的那一天,正逢着下小雨,把满目的碧树洗得青翠欲滴,山谷里便愈发显出清幽。这里本来是一个十分庄严的所在,但那似美人皓腕般柔软的云雾却硬是在峰峦的颈项上恣意缠绕。这也许就是神农时代原始风情的写照吧!于是,我在心里暗暗佩服起祭坛选址者和设计者的独具慧眼来。 - 根据神农氏的传说,设计者把祭坛的神农像塑成牛首人身的形状。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加上高恰好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 在神农祭坛边的岭上,有一棵杉树昂首云天从小龙潭向山上行驶,用不着多久就能到金猴岭。金猴岭平均海拔约2500米,山势高峻,森林茂密,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极为重要的一个景点。因此,当我登临此处,满目的苍翠很快就把刚才那一份莫名的思绪驱散得无影无踪了。 -   走进金猴岭,但见流水淙淙,飞瀑高悬。据说,金猴岭瀑布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落差最大因而也是最壮观的瀑布了。远远望去,但见飞瀑如一匹白色的缎子垂落悬崖,似乎有一种特别的质感。慢慢走近,却又能听到它不绝的鸣响,不是那种山崩地裂的奔雷之声,而是一种清脆悦耳的裂帛之音,十分优美动听。如果再走近些,就能看见飞溅的水花变作了浓浓的水雾,在山风的拂动下,飘向很远、很远。 -   沿着山道,可以很轻松地走到瀑布的顶上。此时游人不多,路上好像都是我们的人。于是,便慢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