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传实战演练轻松闯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传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梦魇/魔幻  慰藉/狼藉  秽物/污言秽语[来源:学.科.网] B.雇佣/佣金 缄默/信笺 舔食/舐犊之乐[来源:Zxxk.Com] C.膨胀/蓬蒿 剥夺/剥削 隐匿/销声匿迹 D.筹措/错过 垄断/雅砻 枯燥/躁动不安 解析:选C。A项,yǎn/mó,jiè/jí,huì;B项,yōnɡ/yònɡ,jiān,tiǎn/shì;C项,pénɡ,bō,nì;D项,cuò,lǒnɡ/lónɡ,zà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浩瀚 焦躁不安 卓有成效 拉大旗作虎皮 B.残酷 兴致勃勃 跬步千里 识时务者为俊杰 C.衡量 绞尽脑汁 渺无音讯 四海之内皆兄弟 D.媲美 贪得无厌 民生凋弊 事实胜于雄辩 解析:选D。弊-敝。 3. 2012·高考辽宁卷 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来源:学+科+网Z+X+X+K] 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解析:选A。本题从望文生义的角度考查成语的使用。A.方寸之地:指人的内心、心绪。这里用以说地区很小,望文生义。B.忙里偷闲:在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偷,抽出。符合语境。C.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精明强干。符合句意。D.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妙笔,神妙的笔法或文笔。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① 解析:选B。⑤为中心句,③中所讲述的行为是“欺骗自我”,①中的“这种自我欺骗”与③句呼应,④句进一步讲“欺骗自我”“造成虚假自信”,连接②“真正的自信者”,“怀疑及不满”对应⑥“为弱点苦恼”。 二、阅读理解 一 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在第1卷完成之后,恩格斯曾希望马克思在“摆脱了这个梦境”之后能够变成另外一个人,这个希望只是部分地得到实现。 ②马克思的健康状况没有改善多久,而他的生活也依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他认真地考虑过要迁居到生活费用远为低廉的日内瓦去,但是命运却使他不得不仍然留在伦敦,留在大英博物馆的宝藏旁边。他想为自己著作的英译本找一个出版人,同时在第一国际的运动走上健全的轨道以前,他不能也不愿意放弃对它的精神领导。 ③马克思当时主要关心的是他的书能否成功。1867年11月3日他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对于我的书的缄默使我焦躁不安。我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德国人是好样的。作为英国人、法国人甚至意大利人的仆从,他们在这方面的功绩的确使他们有权不理睬我的著作。我们在德国的朋友不懂得宣传。但是,我们必须像俄国人那样——等待。忍耐是俄国的外交和成功的秘诀。但是,像我们这些只能活一次的人,也许会等不及就死去的。” ④这段话里所流露出来的焦急情绪虽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毕竟并不完全正确。 ⑤当马克思给恩格斯写这封信的时候,书还刚刚出版不过两个月,而在这样短的期间里是不能写出什么内容充实的评论的。如果问题不是在于评论的内容充实,而只是在于“轰动一下”,——马克思认为这在开头时对于影响英国是最为必要的——那末恩格斯和库格曼在这方面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同时也不能责备他们做得过于死板。他们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他们争取到在许多资产阶级报纸上刊登书籍出版的简讯或者转载序言。他们甚至迎合时尚,准备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广告:预告要在《Gartenlaube》 《凉亭》 杂志上刊登关于马克思的传记性文章和马克思的肖像。但是马克思本人要求他们不要开这样的“玩笑”。“我认为这种作法有弊而无利,并且有损科学工作者的尊严。迈耶尔的百科辞典编辑部许久以前来信要我寄给他们一份传记。我不但没有寄给他们,甚至连信也没有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 ⑥不久之后,马克思终于盼到了几篇关于他的书的好评。例如恩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