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胶检验规范
XX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WI-P03
文件名称:塑胶制品检验作业规范(1) 版本/修改:A/0
页 码: 1OF13
文件名称: 塑胶制品检验作业规范(1)
文件类别: 三阶文件
生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编 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 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制定部门 文件编号 版本/修改 页次 塑胶制品检验作业规范(1) 品管部 WI-P03 A/0 2OF13 1.目的
方便公司注塑制品的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电话机注塑制品的检验。
3.定义
3.1 CRI(致命缺陷):违反相关安全规范标准,对安全有影响者。
3.2 MAJ(主要缺陷):属功能性缺陷,影响产品的使用或装配。
3.3 MIN(次要缺陷):属外观、包装缺陷,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或装配。
3.4 批 锋: 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胶制品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
3.5 缩 水: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较高的压力来填充而在较厚的截面形成的凹坑。
3.6 色 差: 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或色板)颜色有差异。
3.7 异色点: 在产品表面出现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3.8 划 痕: 由于物体磨擦而造成在产品表面形成的线状痕迹。
3.9 熔接线: 塑料熔料在制品熔接汇合的界面形成的线状痕迹。
3.10变形/翘曲: 塑胶制品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3.11 顶白/顶凸: 由于塑胶制品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3.12缺 料: 因注塑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的某一角落的现象。
3.13 气 泡: 由于原料在注塑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3.13 流 纹: 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3.15 烧 焦: 在塑胶制品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现象。
3.16 拉 白: 成型品在脱模时,由于模具存在脱模倒角等因素使产品某部位所产生的白化现象。
3.17 拖 花: 制品的边缘因模具损坏或脱模斜度不够而形成条纹状划痕。
3.18 粘 模: 产品的某一部位因脱模不顺或其它原因而粘附在模具上的现象。
3.19 错 位: 指整套产品在相互配合时出现的大小不一致,触摸刮手之现象。
4. 抽样方案
4.1 电话机外观采取MIL—STD—105E Ⅱ级单次抽样检验方案(CRI=0.065 MAJ=1.0 MIN=2.5)具体参看《计数值抽样使用准则》。
XX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制定部门 文件编号 版本/修改 页次 塑胶制品检验作业规范(1) 品管部 WI-P03 A/0 3OF13 4.2 属功能性或破坏性测试项目按特殊检验水准S=2标准随机抽样测试。
5. 检验步骤
5.1 颜色核对
5.2 结构核对
5.3 尺寸测试
5.4 外观检查
5.4.1检查环境
5.4.1.1 光源:正常自然光或1米高40W日光灯。
5.4.1.2 距离:人眼与被测面距离30-35CM。
5.4.1.3 角度:检查角度与制品水平面成±45°。
5.4.1.4 时间:检查时间为10S-15S。
5.4.2 检验区域划分
区域
分类标准
A区
产品的正面、上面或其它重要部分
B区
产品的侧面或等同面
C区
产品的底面或常见不到的面
D区
产品被遮挡的面
电池从机壳中分离后的可见面
4.3 缺陷代码对照表
代码
代码含义
代码
代码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