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告别我们这个时代自卑病与外国梦》-周小平
《告别我们这个时代的自卑病与外国梦》
——愿2014年能有更多的朋友告别自卑病与外国梦
文:周小平同志
2013年过去了,一如早已远去的八十和九十年代。我总想写一些东西来纪念这些过往,又想写一些东西来寄语未来。英雄不问出身,贫贱可以逆袭,不仅国如此,家如此,个人也如此。人生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在逆境中绝望或者自暴自弃,但幸好,在过去的一年里有那么一群人开始发出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呐喊,为中国人正名,为自己的命运正名!
中国八十年代贫穷令人震惊,所以在打开国门后,人们面对国外的“花花世界”时受到的心里冲击是可以想象的。很多人都被外面世界的繁华震撼了,并彻底拜倒在地,丧失了追赶的勇气。于是乎,我们小的时候,耳濡目染的都是各种关于外国天堂般美好的事例。比如日本小学生在夏令营中表现十分厉害,一个日本孩子完胜十个中国孩子,比如日本政府如何聪明地购买中国的资源而沉在近海以备后用(纯属瞎编,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而中国政府却毫无知觉。再比如美国人的月收入能过万,水龙头能出热水,连电视都是彩色的。再再比如欧洲人的城市里全是楼房,每家每户都有抽水马桶,连私人都买得起小轿车……
在今天看来,当时人们的那种羡慕之情显得如此可笑,其实有很多事例都是胡编乱造的,但是那时候的人都信。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习惯使用“只有中国才是……,人家外国……”之类的句式,试图来证明中国或中国人是劣等的。只不过如今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是受到了老旧文人的影响,而不是他们的亲身的体会。当下的中国社会,有一大批在八十年代被巨大的中外差距震碎了脊梁的人,他们如今正值壮年,活跃在传播和思想界、学术界以及网络舆论界。尽管中外差距已经不大,甚至在很多方面中国已经超越了太多国家,但他们依然固执地认为中国很差。这种固执通过他们的书籍、影视、博客、微博影响着中国的很多年轻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很多生活在2013年的强大中国的年轻人,对中国和外国的认知却停留在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中国是孱弱的,那时候不但有像英、法、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凌驾在我们的头上,还有“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在我们身边耀武扬威,仿佛是个国家或地区就比中国强。
前段时间和一名搞战略研究的前辈聊天,他说当年中国科研领域里成绩最好、业务最优秀的一批人,都选择离开中国,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没有希望了。尤其是那些学航天、宇航、飞机制造、现代船舶、发动机等这类学科的高科技人才都选择了离开这个国家。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去国外后只能在一些小公司打一辈子零工,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离开中国。因为那时的中国没有任何平台给他们施展技术才华,而在国外一个月就能赚到几千元薪水,这几乎等于当时在国内研究机构干一辈子的工资。
而当初选择留下来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人们,有些也并非出于爱国,而是因为他们不是成绩最好的那批人,没有达到让西方强国收留他们的标准,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留下来,和自己的国家站在一起。但事实证明这些留下来的人反而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而选择离开的那批人,则默默无闻地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和才华。随着这些年中国航母、“天宫”空间实验室系列、“神舟”飞船、隐形战机、核聚变、运-20、096型核潜艇、056型驱逐舰、99-A坦克、多核手机芯片、IT硬件、数控设备、精密加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之重器不断研制成功,那些创造了它们的人也将名留青史,总有一天,后人会不断地去书写他们的故事,因为这追赶过程之艰辛、奋斗之辛苦、牺牲之巨大,举世罕见。
在我们这代人出生的时候,不要说赶英超美,就连日本和韩国、新加坡似乎都是无法逾越的大山。记得八十年代时,几乎所有的社会名人都在各种场合宣称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是没有意义的,日本的工人效率比中国高得多,一个日本工人能顶200个中国工人。所以别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来能超过美国,就连超过日本,在他们看来都是永远不可能的。
早些年,有人在论坛上发帖说:“以中国的经济结构优势,到了2015年,GDP将赶超日本。”结果那个帖子被人追着骂了好几年。网民都觉得这个人疯了,认为这个人不是白痴就是政府雇佣的吹鼓手。“日本怎么可能战胜呢?”这是当时是绝大部分人共有的想法。但是还没等到201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并且以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直追美国,据推算最快2018年、最迟2025年,中国就将夺走美国经济总量第一的位置。
为什么,变化会来的如此迅猛?
七月份的时候,《新闻周刊》的记者问我:“周小平,你为什么对中国充满自信、如此乐观?你的这份信心源自于哪里?”我想了一下,回答他:“源自我对中国很多领域真实情况的了解。”其实说起爱国这回事,一开始我还真的只是天然乐观,但随着接触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的这份乐观反而有了更多的依据。最初我只是从常识上认为聪明的中国人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