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清县水稻土中低产田现状与改良措施.doc
闽清县水稻土中低产田现状与改良措施
摘要 闽清县耕地调查表明:水稻土土壤是全县主要耕作土壤,面积达17 484.36 hm2,占全县耕地土壤面积的98.34%。其中中低产田面积达14 331.91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0.61%。主要低产田类型有干旱型、渍涝型、缺素型和瘠薄型。相应提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引水渠和田间灌溉渠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逐年加深耕作层等改良中低产田的措施。
关键词 水稻土;中低产田;类型;分布;成因;改良措施;福建闽清
中图分类号 S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260-02
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北部,闽江下游。地理坐标北纬25°55′~26′33′,东经118°30′~119°1′,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2008年闽清县耕地总面积17 779.53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89%。水稻土土壤是该县主要耕作土壤,面积达17 484.36 hm2,占全县耕地土壤面积的98.34%。其中中低产田面积达14 331.91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0.61%。因此,如何培肥稻田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壤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存粮于田,确保粮食安全,其意义重大。
1 中低产田分布概况
利用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成果,即采用闽清县耕地综合地力指数来划分耕地地力等级(自然等级)。其中高产田的一、二等水田面积合计为3 152.46 hm2,只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7.73%,而三、四、五、六等级的中低产田面积合计高达14 331.91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61%,因此闽清耕地以中低产田占绝对优势。主要分布在省璜、东桥、下祝、梅溪、上莲、金沙、桔林、塔庄、池园等10余个乡镇,分布面之广,面积之大,具体见表1。提高中低产田地力等级,对闽清农业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中低产田类型及成因
参照《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5)和闽清县中低产田的实际,对全县14 331.91 hm2的中低产田进行限制类型评价,结果表明(表1),闽清县中低产田可分为干旱型、渍涝型、缺素型和瘠薄型,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干旱型、渍涝型、瘠薄型、缺钾型、缺镁型和缺硼型限制为主,分别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3.91%、16.70%、4.13%、77.88%、71.13%、68.92%。
2.1 干旱型
表1结果表明,干旱型是闽清县中低产田最主要类型,面积高达11 362.46 hm2,占全县中低产田总面积的79.28%,主要分布于省璜镇、东桥镇、梅溪镇、下祝乡、塔庄镇、金沙镇、桔林乡、三溪乡、上莲乡和池园镇,合计面积达9 018.43 hm2,占全县干旱限制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79.37%;干旱型中低产田的主要成因是因为这些耕地土壤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坡地的较高处,水利设施条件不全和田间灌溉渠系不配套,或土壤质地偏砂,耕层薄,保水蓄水能力差,致使这些土壤缺水严重,农作物生长受阻。
2.2 瘠薄型
从表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闽清县瘠薄型中低产田面积为733.8 hm2,占全县中低产田总面积的5.12%,主要分布于东桥镇、雄江镇、梅溪镇、白樟镇、省璜镇和桔林乡,合计面积为568.66 hm2,占全县瘠薄型中低产田总面积的77.50%。
这些耕地处边远区域,交通不便,多为人工挖耙,农民有机肥投入少,耕作粗放,或土壤耕层质地偏砂,土壤通气性良好,有机质矿化分解作用强烈,耕层土壤有机质和黏粒含量少,土壤侵蚀比较严重等原因导致耕层变浅。
2.3 缺素型
由表1统计结果可知,全县缺钾型中低产田面积达到13 847.1 hm2,占全县中低产田总面积的96.62%,主要分布于省璜镇、下祝乡、东桥镇、梅溪镇、上莲乡、金沙镇、桔林乡和塔庄镇,合计面积为9 728.22 hm2,占全县缺钾型中低产田总面积的70.25%;全县缺钾型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均值仅为53.80 mg/kg,造成这些土壤缺钾的原因一是闽清县降雨量充沛,土壤阳离子代换量低,导致钾素淋溶作用强烈;其次是我国钾肥源缺乏,多靠进口,单价高,导致农户长期施钾肥施用量少,造成耕地土壤钾素入不敷出。
统计结果表明:全县缺镁型中低产田面积也较大,为12 646.38 hm2,占全县中低产田总面积的88.24%,集中分布于省璜镇、下祝乡、东桥镇、上莲乡、梅溪镇、金沙镇、塔庄镇、桔林乡、池园镇和雄江镇,合计面积为10 821.22 hm2,占全县缺镁限制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85.57%;全县缺镁型土壤的交换性镁含量均值仅为29.83 mg/kg。造成闽清县土壤缺镁的主要原因与雨量充沛、土壤镁素大量淋失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