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专车”比高铁快五倍.doc
这“专车”比高铁快五倍
“火箭车”的来龙去脉
各位编辑老师好!本宝宝对那些挑战速度纪录的“火箭车”很感兴趣,可网上能查到的资料很有限,不知老师能不能给开课讲讲?先行谢过咯!
其实,“火箭车”这个话题多少有些老生常谈,相关的资料也有不少。然而,确实要么略嫌零散,要么不够新鲜,借此机会来大致梳理一下,也是好的。但毕竟版面有限,此番单说以发动机为动力的“火箭车”,至于纯电动或其它动力的“火箭车”,以后有机会再作介绍。
源起航空动力
说起来,车界之所以会出现“火箭车”,那还是源于人类对速度极限的不懈追求。特别是随着航空工业的兴起,那些想方设法提高车辆速度上限的工程师们,更是纷纷向航空界取经,不仅让车身形状越来越像飞机,甚至直接给汽车移植功率远高于地面“同类”的航空发动机――尽管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布局甚至燃料都跟同时期的汽车发动机不一样。事实上,早在活塞发动机时代,一些为竞速而生的赛车就已用上当时的航空发动机,比如二战后期德军主力机型Me 410战斗轰炸机所用的Daimler-Benz DB 603发动机,就在服役前被专为挑战速度纪录而打造的Mercedes-Benz T80极限竞速车抢先“征用”。而凭借那台特别调校的44.5升V12航空发动机所贡献的2200kW最大功率,使得Mercedes-Benz T80的最高车速能达到约750km/h,这对于同时期的常规汽车而言,显然已是需要仰视的存在。
再往后,随着航空发动机从活塞式进化到火箭动力以及燃气涡轮发动机,那些挑战速度极限的汽车也与时俱进地跟着换上新世代的航空发动机。“不巧”的是,飞机用的燃气涡轮发动机跟火箭的动力系统基本都是圆柱形的,而想塞入这些桶状物,并让它们发挥最大的功效,就势必要舍去多余的装饰,把汽车变成“轮式载人发动机”,那自然会长成火箭般模样。自此,坊间就逐渐流行起“火箭车”的称呼。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自从燃气涡轮发动机与火箭动力进入汽车界以来,至少在陆上车速世界纪录的榜单中,只有1970年的Blue Flame极限竞速车是正经的纯火箭动力车。如此看来,我们似乎不该把这些极限竞速车统称为“火箭车”?
算罢,暂且不管该如何称呼,反正从那时起,燃气涡轮发动机毫无疑问已是大多数“火箭车”的动力来源。
主流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燃气涡轮发动机是一种内燃机,它会从进气道吸入新鲜空气,再加压成高压空气,与雾化燃油混合后进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涡轮组,使其旋转,从而实现从热能到机械能的转变。假如涡轮组最后没有连接传动轴,而是装上一个带加力燃烧室的喷射空间,让经过涡轮的高温高压燃气急速膨胀,并沿着发动机轴向后方喷射而出,以此形成推力,就变成涡轮喷气发动机。若把涡轮喷气发动机进一步改造,在进气端加上形同大风扇的大面积首级压缩机,在吸入更多空气的同时,还把部分空气沿着中心的喷气发动机外围向后排出,这便是涡轮风扇发动机。这两款燃气涡轮发动机作为喷气飞机的主流动力,自然也是“火箭车”常用的动力单元。
不过,光有动力可不行,还得让车跑起来。对于普通汽车,可以把发动机的能量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车轮,从而让车轮滚动起来,并借助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控制车辆的动态。但“火箭车”却不能这么干。
举个例子,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输出转速很高,50000rpm那都是小意思,这哪是寻常汽车传动系统可以承受的?所以这些搭载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火箭车”在动力进化过程中,逐渐简化掉传动系统,到1963年初代Spirit of America登场时已没有驱动力传到车轮:车轮纯粹用来保持抓地力,而推力则完全来自于身上背负的动力系统,直到最新的Bloodhound SSC超音速车亦是如此。顺便一提,为收录这些“脚上无力”的燃气涡轮动力车创下的速度纪录,FIA国际汽联还特地引入Non-WheelDriven“无轮驱动”这一全新的分类。
而等到加速完毕,要刹停“火箭车”也很麻烦。以Bloodhound SSC为例,这车用的是由3台发动机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启动车辆的EUROJET EJ200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加速推力直至超越音速的Nammo火箭发动机,以及驱动火箭燃料泵的捷豹5.0升机械增压V8发动机。制动时,得先关闭所有发动机,然后再根据车速依次打开各个车身减速板和两个减速伞,直到402km/h才允许踩刹车,用机轮制动刹停车辆。说起来简单,但要在如同战斗机的驾驶舱内,挤着多个仪表与控制件的狭窄空间里,以不到20秒的时间依次完成上述操作,谈何容易?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火箭车”越来越便于操作,甚至可能实现无人驾驶,只是到那时,“火箭车”的动力多半已不再是燃气涡轮发动机,而且极限车速也有望去到一个现今无法想象的境界。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