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的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产热器官及产热形式 几种组织器官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量 产热形式 人体的产热形式主要以基础代谢产热、骨骼肌运动产热、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产热、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 在安静状态下:机体的产热量大部分来自全身各组织 器官 的基础代谢 在寒冷环境下:机体主要依靠战栗产热 和非战栗产热。 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节律为9-11次/分。 特点: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许多肌纤维同步化放电,在肌电图上表现为成簇的高幅波群集放电波。 又称代谢产热,通过提高组织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形式。 代表组织: 肩胛下区,颈部大血管,腹股沟等处的褐色脂肪组织。 人体褐色脂肪的分布 散热形式 对流散热(thermal convection) : 通过气体流动而实现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流散失热量的因素: 除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和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外。受风速影响较大。风速越大,散热量就越多,反之,风速越小,散热量也越少。 不感蒸发 可感蒸发(发汗): 汗腺主动分泌汗液 的活动 汗腺种类 大汗腺:局限于腋窝和阴部等处与体温调节无关 小汗腺:可见于全身皮肤,其分布密度因部位而异。汗腺的分泌能力以躯干为最强。是体温调节反应重要的效应器, 引起汗腺分泌汗液的原因: 温热性发汗 :由温热性刺激引起的发汗。 发汗部位:全身的小汗腺 精神性发汗: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会引起 发汗。 发汗部位:掌心、足底及前额等处 味觉性发汗: 在进食辛辣食物口腔内的痛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可反射性引起头部和颈部发汗。 (一)皮肤血流量在散热反应中的作用及调节: 根据机体血管分布,通过交感神经控制皮肤血管的口径,调节皮肤血流量,以调节散热。 炎热环境:交感神经 小动脉舒张 动静脉吻合开放 (+) 皮肤血流量、散热 (+) 寒冷环境:交感神经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量、散热 (二)影响蒸发散热的因素: ?神经: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增多,通过作用于M受体,使汗腺分泌增多。 ?机体的发汗量和发汗速度受环境温度、湿度及机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 * 机体的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 小组成员 恒温动物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机体的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 营养物质代谢所释放的化学能在体内的转化:热能(50%以上)、ATP等高能化合物分子(不足50%) 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内脏(肝脏) 活动状态:骨骼肌 寒冷状态:褐色脂肪 体内的热量由三大营养物质在组织细胞中进行,分解代谢及机体利用ATP时产生。 组织器官 重量(占体重的%) 产热量(占机体总热量的%) 安静状态 运动及劳动 脑 2.5 16 3 内脏 34 56 22 骨骼肌 40 18 73 其他 23.5 10 2 战栗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约占总量的70%。 非战栗产热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产热活动的调节 最主要的体液因素: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作用特点: 起效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其他激素: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 作用特点: 起效较快,维持时间较短 体液调节 寒冷刺激 战栗中枢(+)→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战栗 交感神经(+)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 产热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散热反应 散热的主要部位:皮肤 散热的方式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辐射散热(thermal radiation): 机体通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