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涟水县

涟水县   涟水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淮安涟水飞机场效果图简介   涟水县为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辖县之一,辖19个乡镇。2001年末全县人口达1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有21.58万境内有汉、回、藏、满、壮、朝鲜、侗共7个民族。总面积16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0万亩,水面38.5万亩。交通非常便捷。苏307、苏308、淮高路等6条省道从境内经过,宁连(南京一连云港)高速公路纵贯全县47公里,同三(黑龙江同江一海南省三亚)、京沪(北京一上海)高速公路经过县境。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仅100余公里,距省会南京两个半小时即可抵达。新长铁路(江苏新沂一浙江长兴)北接陇海路,南接津浦线,货场距涟水县城20公里,苏北干线航道盐河贯穿全境49公里,50 涟水县地图0吨的船舶可四季通航。境内有6条区域性可通航河流,形成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网络。2010年9月27日首航的淮安飞机场在县境内陈师镇,离县城区10公里。 自然条件   位于东经119°一119°35′,北纬33°45′-34°05′,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基本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 林木资源   全县现有黑杨成片林16万亩,其中庄台片林10万亩,四旁植树2600万株,仅黑杨就有240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15.3%,农田林网率 90%以上,现有活立木蓄积量200万立方米,其中黑杨蓄积为180立方米。目前所保存的林木株数中,89年一以前栽植的约占5%,89年—92年栽植的约占20%,93—96年栽植的约占45%,97-98年栽植的约占20%。按照杨树正常的生长周期,从2000年进入全面采伐期。今后十年内可供采伐木材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涟水县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境内平野广畴。境北有一条涟水河。县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   涟水县域面积1676平方公里。日照充足,层林尽染,万木葱茏,林木覆盖率达32%。物产富饶,资源广博。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汉朝   汉元狩六年(前117年)设置淮浦县,因位于淮河之滨。隋开皇五年(585年)因县境有涟 涟水县能仁寺河(又名涟水,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更名涟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涟水县为安东州,后废州为县,因与辽宁省安东同名,1914年仍名涟水县。 春秋   先属吴,后越、楚、吴相争,时而属越,时而属楚,周赧王九年(前306)。楚灭越,属楚。 秦时   涟水属东海郡。 楚汉时期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兼淮南,此时涟水属楚。汉初,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此时涟水境属韩信封地楚。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降韩信为淮阴侯,分楚地为二国,以淮南为荆国,淮北为楚国,此时涟水属楚国。景帝时,吴楚反,国除。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分朐县南部地,始置淮浦县,属临淮郡。   王莽时,改淮浦为淮敬。   东汉光武帝时,将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封子衍为下邳王。章帝建初九年(公元84),以临淮故地为下邳国,领淮浦。 三国时   淮浦属魏,划归广陵郡,西晋同。   西晋后,淮浦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 南北朝时   淮浦先属刘宋。南齐建元元年(479),以东海郡属冀州,称北东海郡,侨治连口(在今涟城附近),次年于北境置襄贲县,属北东海郡。建武二年(495),并淮浦入襄贲。梁时,仍隶北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改北东海郡为海西郡,北齐改为海安郡,襄贲县先后属海西、海安郡。   隋开皇三年(583),废海安郡,以襄贲县属海州。五年改襄贲县为涟水县,因境内有涟河而得名。大业三年(607),涟水属东海郡。   唐初,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21)置涟州,在县治北30华里分置金城县。贞观元年(827)废涟州,并金城县,以涟水县属泗州。总章元年(668)改属楚州。咸亨五年(674)还属泗州。乾宁二年(895),杨行密袭取滨淮诸州,涟水属杨吴,后属南唐。周显德四年(957),周世宗拔楚州,唐雄武军使崔万迪以涟水县归附于后周。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涟水军,属河南道(《太平寰宇记》)。熙宁五年(1072)军废,仍为涟水县,隶淮南东路楚州(见《元丰九域志》)。元祜二年(1087)复为军。南宋建炎二年(1128),楚州宋臣朱琳降于粘没喝,涟水被金占领。三年(1129),宋将赵立守楚州,收复涟水。四年(1130)赵立战死,涟水又被金占。绍兴元年(1131)宋又收复涟水,以盐城为属县。三年(1133)又与盐城分隶楚州。五年(1135)降涟水军为县。十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