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⑴根据图归纳我国年均沙尘天气日数的分布特点(2分) ⑵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一般出现在 (季节)。 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在该时段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1、①、② 、③、④四地,人口最稀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体的走向是东南—西北走向 B、A、B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 C、从C到B比从D到B容易 D、小河的源头海拔约是300米 9.解读日本: 13分 阅读资料和地图,回答: 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而且日本加工好的商品要出口到南亚、欧洲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所以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1)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日本处在_______板块和 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4分) (2)日本的经济特征是( )(3分) A.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B.以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C.以采矿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D.以出口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的经济 (3)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3分) A.白令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4)一日本货轮欲运送一批物资到北非,途中要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北冰洋 B.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北冰洋 (3分) 10. 5分 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要求。 11.(7分)读我国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甲地到乙地的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1分)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 D.植被类型 12.走进大冬会(10分) (5)下面四幅气候直方图中,最能反映大冬会举办城市哈尔滨的气候特点的是( ) 46.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⑴假设京沪高速铁路在图上展示的距离约13.18厘米,根据图中信息,可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_。京沪高速铁路贯穿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有北京、_______、河北、山东、安徽、_________、上海七省市。途经的省级行政中心共有______个。(4分) 47.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可分为四大 地理区域。 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分区示意图 图一:秦朝疆域示意图 图二:清朝疆域示意图 (1)在图三相应位置上填写南、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名称。 (2)对照图二、图三,判断A地属于现在的哪一地理区域。 (3)这一地理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和气候类型是什么。 ? 1 读图一:A代表? ▲ 填省级行政区名称 。B代表 ▲ 填山脉名称 ,C代表? ▲ 填河流名称 ,两者共同构 成了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3分 2 图二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第? ▲ ?幅图 填序号 符合我国南方某地区的气候特征。 2分 2、中部高,四周低”是亚洲 地形的一大特征,受其影响 亚洲河流的特点是 A.内流区面积广大 B.呈放射状分布 C.多长河 D.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3、有关下列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 B.南亚的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山地、平原、高原 C.东南亚位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D.非洲有浩瀚的沙漠、茂密的雨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 4.在图中,位于(40°N,20°E)的地点是( ) A地 B . B地 C. C地 D. D地 5.下列词语中,反映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风和日丽 D.终年高温 6.“花园城市”新加坡,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极地气候 7.既是移民国家,又是世界资源消耗大国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印度 D.巴西 1 同学们出发前,在右图中量得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村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 1分 2 同学们首先对两村落进行考查,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并发现两村落古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2分 (3)从A到B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当先行的第一小组到达B地时,后行的第二小组还在A地,此时两小组所在地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2分 1 1.5 1分 2 地形平坦,靠近河流(答出任一点即可得1分) 降水多 2分 3 山脊 400 2分 (2)丙盆地丰富的矿产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