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

天河,民间文化的宝藏 天 路 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先生说过:“人民口头创作,是每个民族的珍贵文化财产,也是现代国民的精神滋补剂。”民间文学只能植根于民族生活的肥壤沃土之中,凌驾于一切民族之上的民间文学实际是不存在的.然而,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它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征。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歌谣、民风民俗是民间文学的生力军,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传播的 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它只能是口传的历史、民间的艺术创作,并不等同于历史。但是,只有这种“口传的历史”,才能显示出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风貌,人民在聆听这种传统的教诲中会受到莫大的精神启迪,这种潜移墨化的教育作用是任何枯燥的说教所不能取代的。 郧西的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它地处鄂陕交界,吸秦风楚韵之精华,纳秦岭汉江之灵气,创造了古往今来的辉煌文明。早在一百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打造石器、刀耕火种,创造了“郧西猿人之家”的古文化先河。郧西黄龙洞猿人遗址填补了智人时代的古文化空缺。屈原《离骚》、《楚辞》、《诗经》的《国风》里的“关关睢鸠”篇就诞生在这片热土上。汉民族史诗的《创世歌》发源于古老的郧西。远古先祖“女娲补天” 将余石寄存于悬鼓观,“盘古战雾神”、“五龙斗法”等开天僻地的故事就演绎在五龙河畔,闻太师战死绝龙岭,姜太公大战金鸡岭,黄天化战死何家井等“封神文化”至今在五龙河流域广为传颂,天河口牛朗织女的传说故事和歌谣给人民留下了美丽的诗篇。 一、天河流域的民间传说故事 优秀的历史传说故事,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主要是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的史学价值和反映生活的真实的文学价值,而且二者往往是紧密结合着的。中国远古的“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僻地”、“斩将封神”等神话传说都在郧西留下印痕,中国最著名的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其中的“牛郎织女”的相会地就在我们的天河流域,在这条天河中到处留下了印证的痕迹。郧西山城天河两岸山头的“石公公”与“石婆婆”就是牛郎织女的化身,他们隔着天河水,相望数千年,每年的七月七日“七巧会”才能相会顷诉衷肠。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郧西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据不完全统计,郧西有民歌手三千余人就有二千五百人会唱《山伯访友》、《英台读书》、《英台闹五更》等民歌。由此可见,郧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不仅是“郧西猿人之家”,而是诞生古代文明的摇篮, (一)天河民间传说故事的历史渊源 1.古人类流下的痕迹 距今约五十至一百万年的“白龙洞猿人之家”比北京“山顶洞人”还早,考古专家们在洞里发现了猿人的牙齿和动物化石以及人工打造石器的痕迹,被称为“郧西猿人文化”,且“白龙洞”座落在神雾岭上,天坑密布,云雾盈绕,盘古战雾神,五龙斗法等神话传说这诞生在这里。“黄龙洞”里发掘的人类化石填补了五万至八万年以前的智人时代的空缺。金银山发掘的恐龙蛋化石群,足以说明在这块热土上以至生活着远古人类,居住着人类祖先。近年发掘整理出版的《创世歌》里传唱的开天僻地、女娲炼石补天、牛郎织女、美女河等神话传说就是郧西远古人类创造的远古文明。 2、“古文化驿道”传播的文明 郧西地处鄂西北边陲之巅,古为麋、商、绞国所治,介乎秦楚之间,秦岭阻西北,汉水贯西南,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成化年间置县迄今500多年,且据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仅300公里,据中原楚文化名城武汉450公里。西安是唐代都城,是当时世界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从西安至襄樊、武汉等地,郧西上津乃必经之地。古代陆路不发达,必走水路,汉水流域就成为水上黄金通道。据专家考证,从西安至商南至漫川至上津至景阳兰滩渡口,是一条古文化驿道。当年杨贵妃要吃荔枝就是从这里一站一亭地送去的。近年来在景阳兰滩渡口发掘的古籍图书,如《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全唐诗》、《大八义》、《蜜蜂记》、《龙马奇案》、‘牛郎织女’手抄本等一百多部文化典籍,充分证明了这条古文化驿道的历史功绩。 早在唐代时,兰滩渡口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小镇,商铺林立,驿站印刷都具特色。我国伟大的圣僧陈玄奘的父亲陈光蕊考取状元,携妻去江洲赴任,行至兰滩渡口刘洪寨时,突遭强人刘洪袭击,刘洪冒官上任,陈妻阿娇忍辱生下陈玄奘 放至江上,倒流三十里至百佛寺,被方丈救起,后来,殷小姐认子,陈玄奘报仇立志西天取经。这个故事在景阳家喻户晓,且刘洪寨山顶上至今还保留着一人多高的寨墙,山顶古寨遗址至今还在向人们叙说当年“刘洪滚鼓”胡敬德火牛攻山的传说故事。 西安至景阳的古文化驿道,演驿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那些从西安出发到江南的游人,达官贵族,流放犯人,商旅过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创造了多许多美丽的传说。 3、“移民文化”的结晶 翻开郧西的历史,其实是一部移民发展史。一百万年

文档评论(0)

kjm3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