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6.docVIP

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6.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6.doc

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2、3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 4、5、6、7、8、9 明清时期的思想变革 10 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 11 历史人物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宜昌检测)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其成员都由皇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该机构是(  ) A.军机处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中书省 解析:A 材料反映了这一机构成员的临时性,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军机处,A项正确。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都很稳定,不是临时的。中书省在明朝时已被裁撤。 2.(2013乌鲁木齐检测)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这实质上表明(  ) 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行政效率的提高 解析:C 锦衣卫直接受皇帝控制,“就近设置”便于皇帝传召和控制,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三法司是国家正式的司法机构,“就远设置”说明地位的下降。 3.(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解析:B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材料内容与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联系起来。材料反映的是清代官员处理公务的情况,官员要“揣摹此样本”“画成依旧葫芦样”,联系清代政治特点可看出,由于专制主义的加强,官员行事死板,政治体制僵化。 4.(2013宁波模拟)徐一夔在《始丰稿》中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每夜至二鼓,一唱众和,其声欢然,盖织工也。余叹曰:乐哉。旦过其处,见老屋将压,机杼四五具,南北向列,工十数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据此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当时钱塘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织工在工作时热情高涨,心情愉悦 C.织工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 D.早期的作坊主可能亲自参与劳动 解析:B 由材料中“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机杼四五具”“工十数人”可知A、D两项正确。由“老屋将压”可知织工的工作条件较恶劣。由“皆苍然无神色”可知B项不正确。 5.(2013浙江模拟)明代,广东省规定炼铁“定山主以为炉首,立炉首以为总甲,收土民以为丁伴,择荒郊以为冶所,严巡捕以为约束,明保勘以为清查,时启闭以为聚散,定丁数以为撙节”。这反映了明代(  ) A.“重农”政策有所松弛 B.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 C.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很严格 D.在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C 从材料中的“定”“立”“严巡捕”“明保勘”“定丁数”等表述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十分严格。A、B 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6.明朝浙江湖州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白银) 稻 30亩 90石 90两 桑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 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湖州地区丝织业发达 解析:C 湖州地区丝织业兴盛,收入超过农业和畜牧业,说明商品经济发达,但是,以男耕女织和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说明仍然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 7.(2013石家庄模拟)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 解析:D 从材料信息看,苏州一带出现假冒商标的情况,其目的旨在以假乱真从中受益,这本质上反映了当地商品经济发达。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雇佣关系,故排除A;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业法律是否完备。 8.(2013东莞调研)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A.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解析: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