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春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春来.ppt

茆式教育 春节溯源 春节代表着团圆,寄托着对新的一年的希望! 春节是我国第一大传统节日,俗称过年。人们过春节贴对联,横联上往往写着“行夏之时”四个大字。中国的农历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称夏历。《尔雅》对年的注解:“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亮圆缺一次称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曰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开始。汉武帝时“观时授历”的经验日趋丰富,司马迁创《太初历》,确立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定为春节;南北朝时期,人们则把整个春季称为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传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 春联和“福”字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灾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此家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门神 过春节时,人们有帖门神的习俗。据《山海经》记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压“祟”钱 过年咯 !!!!! 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和“祟”谐音,晚辈拿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型,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最常见的,就是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以在孩子除夕夜睡着时,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之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在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当然,今天的压岁钱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让我们共同期待 明天会更好 * * * * * * * * *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 * * *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