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营养学自考
中医营养学自考
1、中医营养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防病治病,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
2、中医营养的基本观点:一、整体观念 (1)人与自然的整体观(2)人体自身的整体观 二、平衡阴阳 三、药食同源
3、《备急千金要方》的作者、贡献:唐代孙思邈成书于唐永淳元年;第二十六卷专论食治,论述了日常生活里所食用的果、菜、谷、肉的性、味、药理作用、服食禁忌及治疗效果等,为现存医学书籍中最早的食疗专篇,这也是该书对中医营养学的主要贡献。
4、《食疗本草》的作者、贡献:唐代孟诜成书于唐显庆时;《食疗本草》从过去的药物本草独立出来,是我国现存整理的第一本食物本草,并明确以食疗作为主要内容,对中医营养学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
5、《养老奉亲书》作者、贡献:北宋陈直;(1)饮食为重,无论防病治病都应饮食为先。(2)食药同用,本书采用的方剂是食药混合的,原料简单,无副作用,较之单纯药物作用和缓,更适合老年人的特点。(3)忌粘硬生冷饮食,强调对于老年人必须注意饮食的调配及保养,只有这样才能延缓衰老。
6、《饮膳正要》作者、贡献:忽思慧成书于元天历三年;(1)继承食、养、医结合的优良传统;(2)治未病,重食忌干;(3)主张饮食有节;(4)重视妇幼饮食保健;(5)补充食物本草不足。
7、《本草纲目》作者、贡献:明代李时珍;(1)明代以前食物本草的总结;(2)食疗经验丰富;(3)重视饮食禁忌。
8、《随园食单》为清代袁枚作。《随息居饮食谱》为清咸丰时王士雄所作。
9、原料处理的目的:(1)纯净原料;(2)改变原料性能或功效;(3)便于贮存和制剂;(4)矫正异味,改善口感。
10、常见传统食品分类:鲜汁、茶饮、露剂、速溶饮料、酒剂、蜜膏、糖果、米面食品、粥食、菜肴、羹汤。
11、酒剂的制作方法:冷浸法,热浸法,酿制法。
12、茶饮的原料选择与制作方法:一般选择质地轻薄,具有芳香挥发性成分的原料,如植物的花、叶、果实、皮、茎枝、细根等,尤以花、叶为多。以茶叶或其他原料,用开水冲泡、温浸而成的。
13、鲜汁的特点:营养丰富,感观性好,生津止渴。
14、茶饮的特点:适用含挥发性成分的原料;加减灵活,饮用随意,边泡边饮;利于储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多用于辅助治疗外感轻证、饮食积滞等。
15、蜜膏的特点: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利于保存,方便携带;作用和缓、疗效持久;服用方便,直接食用或用热水冲化饮服即可;所含蜂蜜具有一定滋补作用。
16、米面食品的特点:以谷类食物为主,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者;容易消化,利于吸收。
17、菜肴的特点: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要;加减原料方便灵活,适用于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病证的需要。
18、羹汤的特点:(羹)菜式精致,美观诱人;柔润滑嫩,容易消化。(汤)汤剂制法简便,用料加减灵活,符合中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的原则;汤剂吸收快,容易发挥疗效;汤剂服用方便,应用广泛。
19、酒剂的特点:气味芳香,风味独特;利于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增强原料的功效作用。
20、提倡的配伍包括:相须(即性能功效相似的食物配合应用,可以起到相互增强的作用。),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食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食物为主,另一种食物为辅,能提高主食物的功效。),相畏(即一种食物的不良作用,能被另一种食物减轻或消除。),相杀(即一种食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食物的不良作用。)。
21、避免的配伍包括:相恶(即两种食物合用,一种食物能够减低另一食物的功效。),相反(即两种食物合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22、饮食禁忌的概念:所谓“饮食禁忌”指的就是有关食之“非所宜”的诸般情况,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23、发物的概念、内容:指凡是能引起旧病复发或新病加重的一类食物,与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有关。腥膻,辛辣等。
24、饮食禁忌的主要内容
(1)生冷:指生的食物或寒凉性的食物。
(2)辛辣:指辣椒、花椒、韭菜、葱、姜、蒜、酒等食物。
(3)粘滞:多指糯米、黏米所作的食品。
(4)油腻:指肥肉、油炸等含油脂量多的食品、乳制品(奶、酥、酪)。
(5)腥膻:指水产品(鱼虾蟹贝等)、羊肉、狗肉等食物,为风热、痰热、斑疹疮疡等证所忌。
(6)发物:指凡是能引起旧病复发或新病加重的一类食物,与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有关。
25、不同病证的禁忌
(1)表证:慎用补益、滋腻的食物。
(2)里证:慎用发散解表的食物。
(3)寒证:慎用生冷、寒凉性食物。
(4)热证:慎用辛辣、温热性食物。
(5)虚证:不要过于滋腻,阳虚内寒者慎用生冷、寒凉;阴虚内热者慎用辛辣、温热。
(6)实证:淤血证慎生冷;湿热证慎粘滞、油腻;水肿者慎咸味食物。
26、服药期间忌生冷、粘腻、肉、面、五辛、酒、酪、臭物等。
27、我国古代全面膳食的内容: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