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远离网瘾(讲座讲稿)
远离网瘾,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凌伟颖
家长们:你们好,今天非常感谢您们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我们网络时代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于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合格的家长与孩子一起用鼠标点开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络,与孩子共同畅游网海,在扑面而来的信息风暴中确定自我的坐标和找到有益的真知及学习的乐趣!
2)只有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的间比预定时间长。
3)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每当因特网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5)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7)因为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8)在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9)因为长时间迷恋因特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如昼夜颠倒)、倦怠、颤抖、视力减退、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
注:如果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同时每日上网时间大于4小时以上,一周上网时间大于5天,并已持续一年以上,并且伴有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和心理障碍的一种或几种,那就表明你患上了网络成瘾症。(附:成人网络上瘾症状【ppt12】)
网瘾的危害【ppt13】
长时间的沉迷网络对我们身体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眼球酸痛、眼眶疼痛、眼睛有刺痛感、流泪、 视物模糊等等症状,严重危害视力!
看电脑对视力的伤害是看电视的4倍。容易诱发皮肤病、屏幕脸、鼠标手腕管综合症、颈椎病、脊椎病等等。具体对我们孩子的危害主要归纳为下几个方面: 【ppt14】【ppt15】
1.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2.导致孩子体质下降
3.弱化孩子的道德意识
4.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的发展
5.影响孩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五、孩子有网瘾,家长要反省【ppt16】
孩子早期对网络的迷恋是源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影响,这在以后的生活中得不到改善就会发展为一种依赖行为,进而内化为网瘾。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教育者个人有很多的缺点,那么,任何的方法都是没有用的。”所以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很有效的,尤其是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我看见很多孩子都爱玩爸爸妈妈的手机,多数都是玩游戏和看视频,这样很不好。可以说,我们的爸爸妈妈起了个坏的带头作用,无形中把网瘾迁移给了孩子。毋庸置疑,网瘾已经悄然地侵袭了幼儿园的孩子,我们都知道网瘾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有专家说,有效的预防孩子的网瘾是在孩子3——6岁的年龄阶段,正好是我们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爸爸妈妈你们准备好怎么做了吗?很多案例告诉我们:靠暴力解决我看过很多的新闻也亲眼目睹过很多家长直接以暴力方式解决,但是这只能激起孩子的反抗,毕竟在这个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是非常强的,因此只能循序渐进的让孩子慢慢的克服,当然家长的鼓励和适当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应了解关心,耐心做好孩子的教育、疏导工作,上网,。。孩子开始接触网络,就选择重要的是家长要及时给予引导,有时要“恩威并重”,多与孩子交流。适时监督,把握质、量、度。孩子的自制力不足,综合判断能力差,要经常予以正确的引导。大学老师周先生近日上网求助要给26个月的儿子东东(化名)戒网瘾。东东不到两岁,鼠标已经玩得很溜,现在赛车、摸鱼、挖金矿、飞行棋统统不在话下,说梦话都在“打坦克”家长也要换位思考,只要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就不必要当专门的监督者,与孩子一起学习,既当导师,又当伙伴,。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教育就像植树者的工作一样。如果置之不理任其自然,庭院里的松树也会横生枝杈,园中的牡丹也会尽失富贵之相,有时它们亦难免因虫害而枯萎凋零。只有经过植树者矫枝培根,四季勤劳,才能使其生机盎然,枝繁叶茂,色香宜人。”愿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能像植树者那样精心劳作,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