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绥宁县枫木团乡枫木团村
绥宁县枫木团乡枫木团村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
演 习 方 案
枫木团乡防汛抗旱指挥部
二00七年六月十日
目 录
一、演习目的
二、演习任务
三、演习时间
四、演习地点
五、参加演习单位和参加演习人员
六、指挥机构
七、演习程序
八、演习纪律
附表
附图
枫木团是枫木团苗族侗族乡政府所在地,山地、丘陵分别占全村总面积的85%、12.5%,海拔460米,面积1.45万亩,其中耕地362.3亩,森林覆盖率为75%,10个村民小组,594人,苗、侗族人占63%,村域内有一条从秋木田村经新屋场村河,该村主要院落的一条河流有四条不小的溪流。因地处河流的中游,造成本村洪水的特点为江流速度易涨易退,洪峰相当大,水流汇集集中且急,淹没时间短,摧毁性强,加之全村人住居集中且沿河住居的农户多,洪水的发生极易造成较大的灾害,2001年“6.19”该村系县重灾村之一。为搞好本次演习,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习目的
本次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演习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防汛安全意识,提高人民群众遇到山洪地质灾害时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检验我乡防汛预案和防汛措施的可行性,锻炼我乡防汛抢险队伍和民兵应急能力,通过演练,提高干部群众和乡属各部门的协调能力,使干部群众掌握有效的逃生自救技能。
二、演习任务
根据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要求和《绥宁县枫木团乡枫木团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演习从雨情发布到山洪地质灾害发生至灾害结束,乡属各部门、村、组要协同完成预警、警报、组织群众安全转移,逃生自救、及时救治受伤群众、抢救受伤人员,直至警报解除。安全转移人员643人,其中村民333人,学生310人。
三、演习时间
2007年6月15日下午4∶30开始,下午5∶00钟结束。
四、演习地点
枫木团乡枫木团村,具体见附图
五、参加演习单位和参加演习人员
1、参加演习单位:枫木团乡人民政府、枫木团村委会、枫木团乡学校、枫木团乡中心小学、枫木团乡卫生院、枫木团乡信用社、枫木团乡邮电所等。
2、参加演习人员:枫木团村部分村民和中小学学生共计643人。具体见附表(避灾演习转移人员名册)。
线路名称 转移线路 户数 人数 安置点 村级责任人 乡级责任人 线路1 转移至黄林界 24 264 避灾棚 兰家贵、黄生德、武先建 向祖金 线路2 转移至张家屋背 6 379(含学校310人) 避灾棚 黄渊福、张仁桥、于定源 龙景佳 3、转移线路
六、指挥机构
根据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乡政府成立演习工作指挥部,由梁乐高同志任政委,向祖金同志任指挥长,黄生民同志任副指挥长,龙景佳、杨和成、彭国红、叶禹鹏、杨通良、李生文、梁金香、沈智强、侯章柱、刘思彪、沈忠刚、于定源、袁再卫等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负责避灾演习调度指挥。指挥部下设四组一队,各自职责如下:
1、政委、指挥长:负责全乡山洪灾害防御全盘工作,检查督促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各级职责的落实,并根据山洪预警汛情的需要,有指挥调度、发布命令,签发调集抢险物资器材和全乡总动员等指挥权。
2、副指挥长:
负责山洪灾害危险区、警戒区的监测、洪灾抢险、随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动态,落实指挥长发布的防御抢险等命令,指挥群众安全转移、避灾躲灾,并负责灾前灾后各种应急抢险、工程设施修复等工作。
3、信息组:由龙景佳同志任组长,叶禹鹏、陈长富、李生文、梁金香、唐友华、朱同锡、徐邦东、刘宁等同志为信息员。具体职责是:收集和传递县防指、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汛前各种信息。掌握本乡区域各村组巡察信号员反馈的山体开裂、滑坡、溃坝、决堤等迹象、暴雨洪水预警预报和险情灾情动态,为指挥长指挥提供依据,联系村组信息员并传递、发布预报警信号。
4、转移安置组:由杨和成同志任组长,唐友华、侯章柱、袁星月、彭国红、侯元香、梁金香等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按照指挥长和县防指的命令及预报通知,组织群众按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转移时,按先人员后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少儿妇女,后转移一般人员的原则进行。必要时可强制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并负责转移后群众财产的保护。联系村组转移安置组责任人员。
具体到转移路线和信息员:
转移路线1(转移至黄林界)信息员:黄生富、伍先建、陈德意、贺先国、兰家友
转移路线2(转移至张家屋背)信息员:张祖宝、张仁爱、唐仁茂、于定源
5、安全救护组:由彭国红同志任组长,肖斌、李生文、徐邦东等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抢救受伤群众,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好受灾区域卫生消毒工作。
6、秩序维护组。由乡政府组织干部和部门工作人员组成,黄生民为组长,肖美清、唐友华、唐英军、10个村的书记、村主任为成员。负责安全转移过程的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的维护,并引导观摹人员按顺序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