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遭遇正式版
高一年级 语文 科学案 NO: 编写
人 编写
时间 使用
时间 审核
人 主任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前苏联 肖洛霍夫
教学目标:
1、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肉体和精神摧残;
2、学会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2、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式: 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
预习学案
一、了解作者
肖洛霍夫(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1926年肖洛霍夫开始构思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14年间完成四卷本,并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还发表《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和第二部、苏联评论界称他为“史诗作家”,作品被誉为“苏维埃时代的编年史”。短篇小说有《憎恨的科学》,长篇小说有《一个人的遭遇》,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角度来写战争,对战争进行反思,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
他的创作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是贯穿从孕育诞生到解体前不久整个苏维埃时代百年世事的宏伟篇章。他在苏联叙事文学中开创了悲剧史诗的艺术先河。1965年他获得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
二、背景资料
《一个人的遭遇》(原名《人的命运》)虽然只是一篇3万余字的短篇小说,但他在当代苏联文学中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在人物塑造上,肖洛霍夫开赞美普通人、平凡人和“小人物”之先河。主人公索科洛夫是一个普通工人,种过地,又当过兵,他的一生遭遇非常平凡,却具有普遍性,是任何一个普通苏联人都可能遭受的。小说的题目则表达了这样的含义,揭示出战争灾难的遍及范围之广。索科洛夫是世纪的同龄人,是十月革命以来苏维埃国家所经历的苦难的负荷者,是两次战争造成的灾难的承受者:国内战争使他成了孤儿,卫国战争又使他失去了妻子女儿。战前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战争爆发时他第一批应征入伍,战后,索科洛夫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却没有颓丧。他收养了一个孤儿,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父爱。这是一个顽强的苏联公民的形象,也是所有承受苦难的普通百姓的代表形象。
这篇小说发表于1956年,当时战争已经结束10年。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根据建国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所讲述的不幸遭遇构思成该小说。
小说节选部分写的是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后的经历。卫国战争时期,被俘的苏军官兵,备受虐待与屠杀。索科洛夫的经历有一点例外,是因为他不但在战俘营坚持了斗争,而且机智 学案使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到“学”为中心
地俘获了德军少校,押送他回到自己一方。在俘虏营,他每天都想逃回来,可是当他逃回并开始平常的生活后,却真正地体会到了战争留给他的创伤。
三、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四、文本梳理
1、解题:《一个人的遭遇》一个人指的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
2、这一个人有怎样的遭遇?
3、体会情感变化转折:
战争被俘(痛苦)-----带人逃回(惊喜) 家毁妻亡(痛苦)-----儿子幸免(惊喜)
妻死家亡(痛苦)-----儿有出息(惊喜) 儿死沙场(痛苦)-----又得新儿(惊喜)
悼念亡人(痛苦)
探究学案
检查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梗概 邂逅 ( 和睦( 刹那( 狙击( 嗜好( 粘住 哄骗 栖息 窒闷 胡诌 翘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掩敝 奖赏 寂静 古里古怪 B.影踪 寂静 荒凉 喜气洋洋
C.狭窄 气慨 衬衫 狼吞虎咽 D.军衔 安祥 震荡 小心翼翼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D.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
一、导入:
战争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如影随形伴随着我们,关于战争的诗文也随之产生: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李白《战城南》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反映上个世纪“二战”的小说,从中了解一个普通苏联士兵的痛苦遭遇,了解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身心的摧残,理解和平的珍贵。
二、文本探究:
1、《一个人的遭遇》写了索科洛夫苦难的一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下索科洛夫一生有哪些苦难遭遇?当时的表现和心情是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