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4.docVIP

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4

2014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策略 第一课时: 一、字音 (一)整体要求 1、能正确拼读汉语音节,能给汉字注音,能辨别并改正错误的音节。 2、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3、掌握常见多音字的读音。 (二)复习策略 1、熟记汉语拼音的读写规则,如: 1 ü与j、q、x、y相拼时,必须省去ü上两点。 2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必须写成iu,ui,un,如:“春秋”不能注为“chuēn qiōu”,而应注为“chūn qiū”。 3 注意韵母er用作韵尾时(儿化音)写成r,如:鸟儿 niǎor ,花儿(huār)。 4 牢记声调标调规则,如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2、注意把自己容易读错的形声字、形近字加以收集比较,如: 1 形声字 风流倜傥(读tǎng 不读dǎng),两相对峙(读zhì,不读shì)。 2 形近字 敝帚自珍 zhēn 广泛 fàn 揣测 chuǎi 暴殄天物 tiǎn 针砭 biān 惴惴不安 zhuì 3、注意多音字的比较认读,如: ài 艾草 lǒng 笼罩 zǎi(积攒) 艾 笼 攒 yì(自怨自艾) lóng(鸟笼) cuán(攒动) 三 解题方法: 1、加强积累。2、注意区分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3、掌握好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符号和标注位置。 二、字形 (一)整体要求 1、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能够在田字格、方格里按要求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 2、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字形,能正确地辨别并改正词语、句子、语段中常见的错别字。 3、能正确书写并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二)复习策略 1、写字时掌握字的间架结构,笔画舒展适中,分布合理,力求整个字的结构匀称,重心平稳。 2、将3500个常用字汇成表,利用字典查出每个字的音和义,以便帮助记其字形。 3、在所有汉字中,有好多同意字极容易混淆,在复习中必须得依据字的意义及搭配习惯来掌握。如: (1)“查”和“察”的区别——调查、检查、观察、察言观色。 (2)“汇”和“会”的区别——“会聚”这个词里的“会”可换为“汇”,但“融会贯通”里的“会”不可换为“汇”。 (3)“曲”和“屈”的区别——有时“委曲”与“委屈”的意思相同,但在“委曲求全”这个成语里不能把“曲”写为“屈”。 4、在所有汉字中,也有好多形近字极容易混淆,在复习中必须得仔细辨别。如: (1)“点拨”中的“拨(bō)”不能写为“拔”也不可读为“bá)。 (2)“销声匿迹”中的“销”不能写为“消”。 (三)方法提示: 1. 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例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只要一读,就会发现: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 2. 以形辨形 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如“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等词语,逐一锁定偏旁进行分析:“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 3. 以义辨形 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如“穿流不息”中的错别字,用逐一释义的方式看:成语“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 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5. 来源推形 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不能误作“园”。 以上方法综合运用,再加上平时对无规律字的识记,相信大家一定能增强防范错别字的本领。 第二课时: 三、词语(包括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总体要求: 1、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二)知识要点复习: (一)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二)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拓展义; (三)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四)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五)能根据语境正确

文档评论(0)

wang198104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