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斑叶螨空间分布
二斑叶螨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白君炎1 杨建民2 秦光宇3 李 戈4 袁 静5 肖 倩6
(1.生物科学082班,座机电话号码46;2. 生物科学082班,座机电话号码80;3. 生物科学082班,座机电话号码68;4. 生物科学082班,座机电话号码58;5. 生物科学082班,座机电话号码82;6. 生物科学082班,座机电话号码78)
摘 要:二斑叶螨的出蛰温度为5~7℃3月下旬开始发现其出蛰活动,主要在地面早春绿色植物上活动。通过运用聚集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 -直线回归分析法,得出二斑叶螨成螨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当样方平均密度在2.89头以上时,其聚集原因是由于二斑叶螨本身的聚集习性和环境条件或由其中一个因素引起;当样方平均密度在2.89头以下时,聚集原因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最适抽样数N 2. 125+ 69. 125 /x。
关键词: 二斑叶螨;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隶属于蜱螨亚纲Acari、叶螨科Ptetranychidae、叶螨属Tetranychus,该螨主要寄生在叶片的背面取食,刺穿细胞,吸取汁液,受害叶片先从近叶柄的主脉两侧出现苍白色斑点,随着危害的加重,可使叶片变成灰白色及至暗褐色,抑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严重者叶片焦枯以至提早脱落。2011年9月~2011年11月期间, 作者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新建县对二斑叶螨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制订保护利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调查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木薯园进行。采用平行跳跃法,取木薯植株20株, 每棵树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上、下2层共取10个样方,每个样方取10片叶,调查二斑叶螨的数量。调查在2011年9~2011年11月期间进行,于不同密度时期共调查10次。
1.2 数据处理方法
1.2.1 应用聚集型指标确定分布型
Daivd和Moore 1954 的聚集度指标
Cassie 1962 和Kuno 1968 指标
聚块指标
当I=0,=0,=1时,为随机分布; I<0,<0,<1时,为均匀分布;I>0,>0,>1时,为聚集分布。
1.2.2 应用Taylor幂法则确定分布型
=㏒a+b㏒
㏒a=0,b=1 为随机分布
㏒a>0,b>1 为聚集分布
㏒a<0,b 0 为均匀分布
4.2.3 应用Iwao 1971 平均拥挤度 和平均密度 回归分析确定分布型
为截距,说明分布基本成分按大小分布的平均拥挤度;为斜率,说明成分的空间分布型。
当>0,=1
=0,>1 时,为聚集分布
>0,>1
=0,=1时,为随机分布
1.3 聚集原因分析
Blackith 1961 聚集均数: 其中,K为负二项指数K值 表1是2K的自由度,即当=0.5时的分布的函数值。当≥2,其聚集原因是由于二斑叶螨本身的聚集习性和环境条件或由其中一个因素引起;当<2,聚焦原因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1.4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理论抽样数指在保证抽样质量的前提下最少要抽取的样本数。可以控制抽样误差,并节省人,降低费用。应用Iwao 1971 提出的只要确定的直线回归方程式,知道平均密度就可确定理论抽样数,其抽样公式:
式中N为最适抽样数,D为相对允许误差 置信区间,取0.2 ,t 1 概率保证 [5],为预备调查田间的预测平均密度。本文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聚集均数 、平均数 与聚集均数 回归方程、-回归方程及相关数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斑叶螨的消长动态
二斑叶螨消长情况 见图1
图1 二斑叶螨消长
从图1中可看出, 二斑叶螨除9月上旬和11月下旬田间种群密度偏低, 其他时间有2个明显的发生高峰, 第1个高峰从9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中旬月, 第2个高峰发生在11月中上旬。
2.2.1 二斑叶螨聚集指标分析 不同密度时期二斑叶螨的聚集如下 表4.1
不同密度时期 空间分布主要参数 I K 11.09.02 16.00 84.40 4.27 0.27 3.70 20.27 1.27 14.59 11.09.09 36.00 187.60 4.21 0.12 8.33 40.21 1.12 34.57 11.09.22 45.20 298.16 6.60 0.12 8.33 51.80 1.15 43.41 11.09.28 22.60 84.64 2.75 0.12 8.33 25.35 1.21 21.70 11.10.17 31.60 164.24 4.20 0.13 7.69 35.80 1.13 30.24 11.10.27 34.20 163.76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