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马街镇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良县马街镇志

陆良县马街镇 马街镇位于陆良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龙海乡接壤,南接召夸镇,西南与大莫古镇交界,西与中枢镇,北同三岔河镇相邻。全镇辖21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2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3975人,其中农业人口98087人,非农业人口5888人,镇域面积16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843亩,其中水田36119亩,旱地31724亩,是一个以粮食、蚕桑、烤烟、畜牧、食用菌、个体私营企业等为支柱的农业大镇和商业重镇。 一、自然环境 (一)位置面积:马街镇位于陆良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本县龙海乡接壤,南与召夸镇、西南与大莫古镇交界,西与中枢镇,北同三岔河相邻。镇域面积162.4平方公里。324国道穿境而过,中马大道是全镇交通的主干,马沙公路、大西至杜旗堡、海界至薛官堡、漾稻至庄上等乡村公路南接324国道,北与中马大道相连,纵横交错形成较为完整的公路网络体系。 (二)地质地貌:马街地处陆良坝区,属陆良盆地拗陷带、龙海山断裂带。全镇是背山临河的坝区,土壤分为红壤土、棕壤土、紫色土、石灰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七类,坝区以红壤土居多,面山以棕壤土为主。植被类型主要有乔木林、灌木林、草木荒地。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呈扇形分布,东南高,西北低。境内一马平川,西起漾稻,东至大龙潭,南起庄上,北至中源泽,龙海山、五峰山、终南山呈孤形环绕东南及西南部。平均海拔1830米,最高海拔(小团山)2361米,最低海拔(漾稻)1816米。 (三)气候气象:马街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和如春,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全年日照充足,年总日照时间为2242.5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25.2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为14.7℃,冬季最冷为每年1月,平均气温7℃,极端低温不超过-5℃,夏季平均气温20℃,极端高温为30℃,全年无霜期246天;年降水量为900—1000㎜;年均蒸发量为2244.3毫米,相对湿度为74﹪;境内全年最多的风向为西南风,其次为南风和东南风,北风较少,春季风大。 (四)自然资源:全镇有耕地面积72916亩,其中水田36364亩,旱地36532亩;有林地面积38491亩,森林覆盖率达15.7﹪,植物资源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桉树、侧柏等;动物资源主要有松鼠、麻雀、蛇、穿山甲等;矿产资源主要是汤官箐有石英砂矿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含二氧化硅,是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大龙潭与三岔河交界处有天然气,1994年开发并利用;镇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大沙河、庄上河、麦子河、中原泽河,水库有中型1件(麦子河)、小一型3件、小二型22件、小坝塘25件,总储水量3000多万方,如意龙潭、珍真龙潭的地下水常流不断,水质较好,具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二、建置沿革 马街镇地处县境东南部。据传:明初之时,这里还是一片密林荆棘地带,明朝洪武年间设“陆凉卫”屯戍,驻附近太平哨的马军,疏于护理,战马成群地窜逸至此地,待到发现,已无法驱赶回营,长官便下令在原地设市,将这批“野马”出售,晓谕四方商民前来买马,一时成为售马场地,因此称为“马街”。随后,附近村寨的人民和屯戍军卒,一代一代地垦殖经营,开辟丛林,建造庐舍,逐渐形成集市,到了清末民初,已是商旅川流不息的闹镇了。1970年2月称马街公社,1983年8月改称马街区,1988年2月区改镇至今。现在,全镇辖大龙潭、小龙潭、大西营、泉丰、前所、马街、良迪、朱家堡、刘家、金家、黄官营、海螺、湖海、汤官箐、尹旗堡、海界、郭家村、漾稻、庄上、薛官堡、杜旗堡21个村委会。 三、人口民族 (一)人口:70年代,全镇人口明显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分布不平衡、农村比重大、文化水平低等特点。1978年全镇共75420人;进入80年代全镇开展人口绝育手术,累计结扎妇女达2万余人,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长;1992年全镇共89369人,农业人口86834人,非农人口2535人,人口自然增长1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44人;1999年总户数25014户,总人口97726人,农业人口94177人,非农人口3549人;2005年总户数26315户,总人口103975人,农业人口98087人,非农人口588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1人。 (二)民族:全镇少数民族49人(彝族26人,白族7人,其他16人),占总人口的0、05%。 (三)人民生活:1978年,人均纯收入135元;1995年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308万元,人均纯收入620元;1999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2455元,人均纯收入达1246元,人均存款达725元,同年,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已覆盖全镇;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731.6万元,人均纯收入2001元。 四、

文档评论(0)

kjm3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