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阿房宫”尚无实据焚烧者不是项羽.docVIP

“火烧阿房宫”尚无实据焚烧者不是项羽.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烧阿房宫”尚无实据焚烧者不是项羽

“火烧阿房宫”尚无证据 焚烧者不是项羽 组图 2003年12月06日09:18   新华网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这是古代诗词中对阿房宫宏伟场面的描写,可是阿房宫具体是什么样子,现代人却没有见识过,也没有出土的文物来印证。 阿房宫前殿 资料图片 阿房宫祭地坛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日夜保护出土的古代屋顶。   考古勘探表明:项羽没有焚烧阿房宫 新华网西安12月5日电(记者 冯国)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秦阿房宫是秦王朝拟建的政令中心,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它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西汉时,阿房宫遗址被划入上林苑范围内进行宫苑建筑。因其东、北、西三面有厚重的宫墙,史称“阿城”。阿房宫因地势高历代多为驻军之地,宋代以后逐步夷为农田。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中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文物园林局副局长、秦阿房宫考古队副领队孙福喜说:一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勘探的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也有1000平方米,但是发现的红烧土只有少量的几块。如果说是大面积的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除了红烧土外,还应有大量的草木灰。 “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阿房宫之所以没有被烧的解释是,阿房宫14平方公里内有60余处夯土基址,一些地方建成了,一些地方尚未建成,包括这个前殿是否建成也属存疑之事。”孙福喜说。据了解,阿房宫由两大处建筑群构成,一是阿房宫前殿建筑群,《史记》记载其“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另一处是上天台建筑群,因其破坏严重,考古工作者曾对其进行过调查勘探,但未有多少重大发现。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首次展现清晰“轮廓” 新华网西安12月5日电(记者冯国)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工作者日前基本搞清了秦阿房宫遗址“前殿”的型制、范围和基本结构,首次向世人展现出其清晰的“轮廓”。 专家认为,这次重大发现为解开这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之一的诸多谜团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了秦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截至目前,已经勘探约20万平方米,试掘面积则达1000平方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说,根据勘探和试掘资料,考古史上首次对阿房宫“前殿”遗址有了较准确的了解: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夯土层的厚度一般为5至15厘米,夯窝的直径约5至8厘米;夯土的总面积达541020平方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 由于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西两端已经覆压在村庄房屋之下,考古勘探与发掘主要集中在遗址的南北两面。 李毓芳说,通过几条探沟的试掘,发现‘前殿’夯土台基北边缘由三段组成。中间一段长323米,由两层台面构成,其中第二台面南侧有夯筑土墙遗迹,墙宽15米,现残存高度2.3米;同时,该墙南侧有大量建筑倒塌堆积,以板瓦和筒瓦残片为主。东段和西段的长度,分别为286米与661米,皆有三个台面构成,夯墙南北两侧均有大量建筑倒塌的瓦片堆积。 对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南部边缘的情况,考古工作者也勾勒了明确轮廓。南部台基除较北部为矮之外,略呈向南倾斜的坡状,其南沿现存高度为2.8米。贴台基南边沿还发现一条现长285米的东西向壕沟,其内出土大量汉代瓦片和三枚唐代开元通宝,当为后代所挖,或为驻军之防御设施。 中国首次出土完整的秦宫铺瓦屋顶 新华网西安12月5日电(记者 冯国)中国考古工作者近日在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发掘出一大片保存完整的秦代板瓦和筒瓦。这是中国首次出土保存完整的秦代宫殿铺瓦屋顶,在考古史和建筑史上均具重大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介绍,这处铺瓦的屋顶遗迹是在距离前殿夯土台基南壁3米处发现的。 残留的铺瓦及瓦片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1.04米。屋顶铺瓦由西向东存有筒瓦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长为46至54厘米,厚1.2至2厘米;板瓦通长58至62厘米,宽44至51厘米,瓦厚1至1.8厘米。这些成行、平铺的筒瓦与板瓦均为秦瓦,其中板瓦是目前所见最大的。 在这处铺瓦的屋顶遗迹之北,是一片凌乱的从屋顶倒塌下来堆积在一起的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