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崔林开第二章4解答.ppt

柯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崔林开第二章4解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核糖体移码策略 在翻译接近终止密码时,核糖体回读或跳过一个核苷酸,从而使终止密码失效(解体到两个三联体密码中) 病毒在复制表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形状的内含体(inclusion body),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在细胞核内,称为核内含体; 在细胞质内,称为细胞质内含体(主要分为不定形内含体、假晶体、晶体内含体和风轮状内含体)。 不定形内含体是由病毒粒体和寄主细胞成份混合组成的; 晶体状内含体一般是由病毒粒体整齐排列堆叠而成。 内含体 四.植物病毒的传播与移动 1.定义 传播(transmission)植物病毒从一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他植物株的过程。 移动(movement)从植株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 系统侵染的病毒在叶片组织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是因为病毒的扩展始终受到寄主的抵抗。一般来讲,植物旺盛生长的分生组织很少含有病毒,如茎尖、根尖,这也是通过分生组织培养获得无毒植株的依据。 2. 植物病毒的传播 (1)非介体传播 a.机械传播(汁液传播) 汁液传播:就是使病株的汁液通过机械造成的微伤进入健株体内使它发病,又称机械传播。 整枝打杈、摘心,是一些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烟草、番茄、辣椒上的烟草花叶病毒,瓜类、番茄上的黄瓜花叶病毒。 在实验室通常采用机械的方法—汁液磨擦进行人工接种,通过微伤口使病毒进入植物体内。 b.种子传播 种子、块茎、球茎、鳞茎和花卉苗木等传播,作物病毒病害的重要初侵染源。 种子传带病毒系由种子外部带毒、种胚外部带毒、胚乳带毒和种胚带毒。 以豆科、葫芦科、菊科最普遍 c.无性繁殖材科和嫁接传播 (2)介体传播 植物病毒的介体很多,主要有昆虫、螨类、线虫、真菌、菟丝子等,其中以昆虫最为重要。已知昆虫介体400多种,其中1/2为蚜虫,1/3为叶蝉。 a.介体传毒过程可分为几个时期: 获毒期是指介体获得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 潜伏期是指介体从获得病毒到能传播病毒的时间。 接毒期是指介体传播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 持毒期是指介体能保持传毒能力的时间。 b.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根据病毒是否在虫体内循环、是否增殖以及介体持毒时间长短来划分。病毒经口针、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 非持久性:昆虫获毒后立刻就能传毒,但很快即会失去传毒能力。 半持久性: 昆虫在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这段时间叫做“循回期”。昆虫保持传毒能力是有一定期限的,一般为数日至十余日,其原因是由于病毒要通过昆虫的体液,再回到唾腺。但病毒不能在昆虫体内繁殖,因此保持传毒时间是有限的,一旦病毒排完后,传播能力即告结束,这类昆虫有蚜虫及部分叶蝉。 持久性:昆虫获毒后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毒。但此类昆虫一旦传毒后,终生保持传毒能力,病毒可以在昆虫体内繁殖。因此这类昆虫体内的病毒浓度不会降低,甚至其后代亦可传毒。 2.植物病毒的传播与移动 (1)细胞间移动:通过胞间连丝,转移慢, 8-10个细胞/d(0.01-2mm/d)。 胞间联丝是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内含链管,两个膜之间的空间约为5纳米,胞间联丝的分子排阻限是800~1000u,病毒粒体或核酸的分子量在105-6u,是运动蛋白扩大胞间联丝通透性。 (2)长距离移动:大部分植物病毒的长距离移动是通过植物的韧皮部,而甲虫传播的病毒可以在木质部移动。移动速度较快, 可达0.1-0.5cm/hr。 五.植物病毒的分类 1.分类依据 (1)核酸类型:DNA或RNA (2)链数:单链或双链 (3)粒体有无脂蛋白包膜 (4)病毒形态 (5)核酸分段状况(即多分体现象) 2.分类方法 植物病毒与其它生物一样的系统等级分类。 目(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病毒的种为基本分类阶元; 不必使用所有的单元; 病毒科不必都归入目中,在没有合适的目时,科就是最高的分类单元。同样,不是所有的科都要分成亚科,也不是所有的属都归入一定的科中。 3.命名方法 寄主 + 症状 + virus 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采用得最多的是英文俗名法: 俗名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其缺点是将病毒名与病害名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