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昭穆制度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昭穆制度浅析

昭穆制度浅析 ——以摩尔根民族学资料为基础 摘要:昭穆制度因其史料的言语不详,学界历来众说纷纭,基本有两派观点:一、认为昭穆源于原始级婚。二、认为昭穆制度的起源与宗法制度有关。结合摩尔根的民族学资料,我认为昭穆制度最初起源于原始级婚,但后世所见的昭穆制度并非当时的昭穆制度,在进入父权制社会后,由于私有制,阶级的出现,昭穆制度与宗法制融合,最后定型为后世典籍上所记载的模式。 关键字:昭穆制度,婚姻,宗法 昭穆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礼制,举凡宗庙,祭祀,墓葬,命氏,继承和婚姻等种种古代重要制度均与其有着密切关系。有关史料记载:《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周礼·春官·冢人》“冢人掌公墓之地,……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此之谓亲疏之杀也。”《国语·楚语下》“宗庙之事,昭穆之世”《左传·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汉书?韦贤传第四十三》:“孙居王父之处,正昭穆,则孙常与祖相代,此迁庙之杀也,圣人于其祖,出于情矣,礼无所不顺。故无毁庙”。在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昭穆制度是以丧葬,祭祀,宗庙建筑,祖先神位安置等宗族活动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依据,以划分族人的等级为手段,最终达到维护父家长家族私有制为目的的制度。由于昭穆制与上述丧葬、祭祀等活动关系密切,许多人认为昭穆制起源于氏族公社时期的丧葬习俗,并进一步认为,由于氏族有公共墓地,族人死后被整齐地排列成行,葬在墓中,而这种排列正反映着氏族当时盛行的班辈婚制,所以昭穆制的起源又与氏族的婚级制联到一起了。 李玄伯先生认为昭穆源于原始级婚。原始部落分为两部,两部通常各分为两级,“父子异级,祖孙同级”,“两部相对级别的男女历世互婚”。“分级之说”即古代的“昭穆”。李亚农认为级婚之说是错误的,在父系氏族时代,昭穆才变成了父子两代的代级;而在母系氏族时代,“昭穆是代表两个氏族的”“昭穆之制,实即周族的亚血族群婚制的遗迹”。他虽然以为昭穆在母系氏族时代代表两个不同氏族,至父系氏族时代才代表父子两代的代级,与李玄伯略有不同,但也认为昭穆之起源与原始婚姻有关。李衡眉先生所言昭穆制度产生于“两合氏族婚姻”,“本来旨在严格区分父子两代人的氏族界限,其目的是为了杜绝近亲婚姻关系的发生”。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昭穆制度的起源与宗法制度有关。因为从现存资料来看,昭穆制度确实与宗法制密不可分,而与原始婚姻的关系则是间接推导的。张光直认为昭穆“与宗法制有关”,谢维扬也认为“周代昭穆制的起因……应与周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和宗族组织的强化有关”,是在“周代嫡长子继承制确立的影响下”,“适应周代宗族组织存在的需要”而出现的。 最近张富祥先生提出一种新观点:“昭穆制起源于上古贵族依母系分宗传统,其核心是一夫多妻制下三代之间的本生关系”,“其主导机制是夫妻同昭穆”。 从摩尔根所提供的民族学史料来分析,我认为昭穆制度起源于原始婚姻,在进入父权制社会后经过宗法制的改造最后定型为后世典籍上所记载的模式。 摩尔根发现:澳大利亚的卡米拉罗依人的六个氏族,若从婚配权而言,可分为两组,每组三个氏族,有一个祖母,其中一个氏族与另一组中的一个氏族有婚配权。而且在两个有婚配权的氏族——负鼠氏和黑蛇氏——之间划分了如下的婚级: 氏 族 母舅辈 男性 女性 女子辈 男性 女性 1、负鼠氏 全部成员 属 慕里 和 玛塔 全部成员 属 库比 和 卡玻塔 2、黑蛇氏 全部成员 属 孔博 和 布塔 全部成员 属 伊排 和 伊帕塔 在这两个氏族中,慕里只能与布塔结婚,子女就是伊排和伊伯塔;孔博只能与玛塔结婚,子女就是库比和卡波塔。库比只能与伊帕塔结婚,子女就是孔博和布塔;伊排只能同卡波塔结婚,子女就是慕里和玛塔。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慕里、玛塔、孔博、布塔为一个婚级;库比、卡波塔,伊排和伊帕塔又是一个婚级,又由于氏族内部实行禁婚,慕里和玛塔,孔博和布塔,库比和卡波塔,伊排和伊帕塔之间因属兄妹关系,已被禁止通婚,所以没有必要再分。可见在两个氏族中,只须分出母舅辈与子女辈两个婚级就行了。这就是以命名区分婚级的办法。在通婚前只要验明对方的婚级名是慕里还是库比,是布塔或是伊帕塔等即可。另外,我们在非洲一些黑人氏族中也发现了这种婚级,只是辨别的办法不是命名,而是确定一些标记。如敲掉某一确定位置的牙齿,或在脸上、身上画出不同的符号以示婚级。 在我国发掘出的大汶口文化类型的墓葬尸骨中,据载也发现了较有规律的缺齿尸骨。将此理解为婚级标志,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由此可以推知,昭穆制应当缘于两姓氏族相互通婚且以母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