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同一 物我两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神同一 物我两忘.doc

形神同一 物我两忘   摘要 以丽江文化论坛和丽江解脱林项目为例,以丽江地区住屋演变的发展背景为切入点,以历史与传统造就的文化积淀与物化表征为原型,将建筑从外部到内部空间的特征把握作为传递场所精神的手段,在关联丽江本地历史、文化特性与人感知的基础上,分析将记忆与体验充分体现在空间要素的设计上的方法,进而分析空间秩序与理性组织如何有效地被感知,试图总结为该地的环境和人建立秩序关联和维系场所与环境内涵的方式,使原创在新的积淀中成为人永久的心理寄托和情感归宿。   关键词 地域建筑 空间体验 原型意象   引言   在人类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建筑空间脱离不了的是人的“感知”,好的作品往往在环境场所和设计空间中能够建立整体的关联。体验与空间锚固在一起,打通了生活、历史文化与设计的通道,获得了人的共鸣、认同、想象与记忆,这种强调“体验”再现的过程是当代设计学的一种转变。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建筑的体验式设计内涵源于空间体验的“来龙去脉”,注重在体验中理解建筑的秩序与场所感,强化人处在关联域(如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仪式、日常生活等)中的状态,这对于地域建筑的创作尤为重要。   古朴的建筑、质朴的民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丽江无可比拟的人文环境。在快速城市化下,这里依然保持醇厚民风和没有被“现代化”湮灭与同化的山、水、田、村互融互动的村落。丽江因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享誉中外,宗教文化又给丽江增添了色彩,在这里的建筑创作注定要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丽江文化论坛和丽江解脱林项目均位于丽江古城外的山岭边。丽江文化论坛项目南侧临中继海,视野开阔,尽览湖光山色,远离城市的喧嚣,得自然之清净,视野开阔,尽揽湖光山色。项目规划用地呈带状沿湖面展开,整体地势平缓,且基地面山近水,与玉龙雪山、文笔山呈南北向轴线排列,周围环绕拉市海、文笔海、黑龙潭等大小水系,景观条件良好,形成了优越的山水景观构架。项目定位为高端旅游地产开发区域,是集旅游、度假、观光的综合生态社区,总用地面积约167亩,总建筑面积6.4万m2,规划分为独立农庄、水园居、会所区、果林居等区域组团,并已部分开工建设。解脱林项目坐落在丽江县白沙乡玉龙雪山的南部横岭,此山脉又名芝山,原是木氏土司的家寺,后来成为著名的佛教胜地。中国第一旅人徐霞客曾在这里与纳西杰出土司木增于林间谈论诗文,夜话人生。徐霞客曾咏其:“乔松连幄,颇绕烟霞之气”。   1 基于原型对空间意象的重构   1.1 历时建构的原型――高原姑苏、木构古意   “从属性上看,原型是族类的、共同的,而不是个体的、特殊的;从功能上看,原型是一种富于复现能力的模式、范例。原型是原始民族的感性相像去把握自然的、原初的共同模式。”   1.1.1 自然人文意象原型解析   《东巴经》里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称为“孰”,“孰古”是纳西族古朴自然观的体现,丽江古城能长期保持这份憨纯与质朴,保持与自然的亲和与共融,与千年世代相传的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风俗族规不可分割。   谈到丽江原始的自然意象,离不开“水”。丽江的水,“带着雪山的高贵、神秘和清秀,玉泉水从雪山脚下,奔涌而出,没有九曲回肠,一路畅通地来和古城赴约。水和城相辅相依,这是带有人间烟火的纯净的水,它不是涂脂抹粉的娇艳女子,也不是才华横溢的大家闺秀,它是幽居深山的佳人,清秀典雅,灵动活泼,不染尘埃。”丽江的水系,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情画意。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蕴,有着“高原姑苏”的美誉。因此,对于近水的建筑创作,我们有了较明确的感知意象,如解脱林项目,将建筑作为自然的依附与点缀进行规划设计,结合项目用地的湿地特征,将功能化整为零,拆分为独立农庄、水园居、会所区、果林居等区域组团,向北远眺玉龙雪山,向东与当地自然村落相连,与茂密草甸、密布松林、横流溪水穿插相连,呼应纳西族先民原始、古朴的自然观,也让穿梭于钢筋混凝土丛林的现代人能够得到淳朴的体验感受。   丽江原始自然意象的另一个内涵为高寒文化。地处高原寒冷地区的纳西聚居地,经过历史积淀后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高寒属性。火塘是丽江地区文化宗教内涵物化表征的演变形式,空间层面上,它是室内空间秩序的划分标志;精神层面上,它是人与祖先、神灵沟通的桥梁。因此,与“高寒”属性相关联的“火塘”及用材特点均成为我们“体验空间”的创作原型。温暖的木材,厚重的石头墙,外实内虚的空间,庭院中堆放的木材垛,壁炉的使用等,都反映出高寒文化的特点。如解脱林项目中,场地内受雪山小气候的影响,冬季和夜晚的温度较低,因此建筑从色彩、肌理、空间、小品等要素上营造出温暖的感受。同时,将“火塘”意象通过移植、变形和扩大,在院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