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线结构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 标称截面积 最小截面积 节距 30 0.0507 0.0497 6~8 28 0.0804 0.079 9~11 26 0.128 0.126 11~13 24 0.205 0.199 14~16 22 0.324 0.314 16~19 20 0.519 0.509 21~24 18 0.823 0.807 27~32 16 1.31 1.27 32~38 14 2.08 2.02 39~47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2.绞合导体
d----单根导体直径
ρ—导体密度
N---导体绞合根数
λ---导体绞入系数
注:用量计算为单芯时导体用量,当多芯时须考虑芯线绞合时的绞入系数.
?4.导体防氧化.
为防止导体氧化, 可在导体绞合时, 加BAT或DOP油(如电源线,透明线)。 ?
押出部分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押出部分包括绝缘押出.内被押出及外被押出,在押出过程中,因对线材要求不同采用押出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绝缘押出采用挤压式,内护层与外护层采用半挤管式.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采用挤管式.其具体选择方法,参照押出技术.
1.押出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押出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剂耐迁移性、无毒性能等来选择.
2.押出外径:
D2=D+2*T
D------押出前外径
D2----押出后外径
T------押出厚度
押出厚度(T)主要根据线材有关标准,结合厂内设备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
3.胶料用量:
采用不同的押出方式,押出胶料用量计算公式也有不同.
挤管式
挤压式?????
W=(S成品截面-S缆芯内容物)*ρ
ρ-----胶料密度.
考虑到线材的公差, 现期线缆企业一般采用下面计算方法.
W=3,14159*1.05*T*(2*D+T)* ρ
芯线绞合有关设计与计算:
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由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绞合成缆芯的过程称芯线绞合。其原理类似如导体绞合,芯线绞合的一般工艺参数计算及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的变形与绞线相似。芯线绞合根据绞合绝缘线芯直径是否相同分为对称绞合和不对称绞合。因为芯线在绞合过程中有弯曲变形,有些较粗绝缘芯线在绞合过程采用退扭。如UL2919、CAT.5、IEEE1394、DVI芯线及其它高发泡绝缘芯线。以下分几个方面叙述芯线绞合的工艺参数计算:
1.对绞:?????
对绞线的等效外径:
D=1.65d或1.71d
(软质用1.65d,硬质用1.71d),sometimes D=1.86d????????
复对绞线等效外径﹕
D=2.6d????????????
多对数绞线等效外径﹕
?? ????????????
对绞节距.
根据对绞组对数,芯线外径选取.
?2. 多芯绞合:
绞合外径当芯线根数不多时,按正规绞合计算.见下表.
芯线排列方式及芯线绞合外径计算可根据下表: 芯线排列 外径比(M=D/d) 中芯空隙面积Xd2 外层空隙面积Xd2 2 2 2 0 1.571 3 3 2.154 0.04 1.248 4 4 2.414 0.215 1.22 5 5 2.7 0.543 1.25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4051管理方法课后.doc
- Acpmyeg与人体部位相关的法语用语1frenchdiy课后.doc
- 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对照表34987课后.doc
- 2012六级作文课后.doc
- 滨河花园宣传品方案及报价课后.doc
- QA-C-017制程检验规范课后.doc
- 电镀品质教案课后.doc
- c1Unit12Myfavoritesubjectisscience课后.doc
- DIECONSTRUCTIONGUIDELINES课后.doc
- 产品检验规范课后.doc
- FAIR 数据共享指导原则详解 _ 【官网】探码科技.pdf
-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与 AI Ready 数据准备白皮书预览版 _ Baklib.pdf
- 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广州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汇英校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高州市九校联考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届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惠州光正实验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星晨校2024届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