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终须一个土馒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生终须一个土馒头

人生终须一个土馒头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 座机电话号码期作者/张程本文总字数:2400字 ◎张程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读唐朝诗人王梵志的《无题》诗,一股悲凉、冷酷的感觉扑面而来。 当人们沉醉在“此曲只应天上有”或者“共君一醉一陶然”之中时,王梵志却大煞风景地提到了城外的“土馒头”(坟墓)。新坟、旧坟都孤独地散落在荒郊野外,一年难得几人问,“馒头馅”自然就是指在城里的人,因为谁都逃离不了入住土馒头的命运。城里城外,生死两个世界,“一人吃一个”的大白话再次强调死亡是必然的。城里的繁花似锦和城外的孤寂无闻,生前的披金戴银和死后人人平等的一穴黄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王梵志用训诫的口吻告诉读者:生死如此无情冷酷,你还别嫌没有滋味! 用直白得不能再直白的话:去除矫饰和伪善,将人世的本质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这样的人,生前注定过得相当孤寂,死后也不能获得多少认同。事实也正如此。 史载,王梵志自小被人在野地里收养,长大后自学成才,后来出家为僧,人称“诗僧”。唐朝时期,文人交往应酬频繁,但王梵志却没留下与他人唱和的记录,这足以印证他的人缘并不太好。王梵志的其他诗,读来也是大煞风景,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其中的讽刺达官贵人不会喜欢;又如“造作庄田犹未已,堂上哭声身已死。哭人尽是分钱人,口哭原来心里喜”,把孝子、贤孙们的面具统统扫落,暴露出逐利的狰狞面目,老百姓也不会喜欢。但是,人们可以不喜欢王梵志的诗,却不能否认他揭露的事实;人们可以漠视他的创作,却不能逃脱他揭露的自然规律的无情作用。逐渐地,有人从最初的排斥转变为接受,进而变为冷静的追随。宋代范成大就把王梵志的《无题》诗和他的另一首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的诗意铸为一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此联概括得极妙。即便你能长命百岁、千岁,推而广之,即便你一手遮天、享尽人间种种好处,最终还是要进土馒头的。和那些公平、公正、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一样,人生终须一个土馒头,是人生的一大铁律。 这条铁律,地位越高、既得利益越多的人可能越难以接受。 秦始皇1 3岁继承王位后就开始修建陵墓,征调几十万人修了几十年。当时有民谣说:“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歌,万人吼,运石堆积如山阜。”秦始皇陵可能是史上最大的土馒头,不过他秦始皇一个人又能占多少位置?还不是一个土馒头,而且还为此背上了千古骂名。 不仅秦始皇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西晋末年的石崇,是“斗富大赛”的优胜者,家里用蜡烛烧水,出门用丝绸装饰道路。虽然豪奢到了极点,但最终又如何?被乱兵斩杀于东市。临死前,他愤恨地说:“你们这些人,还不是为了贪我的钱财!”兵爷反问他:“你既然知道人为财死,为什么不早些把家财散了,做点好事?” 类似“迟到的领悟”,还发生在清朝大贪官和珅身上。和砷权盛之时,朝野官员以入都谒见和中堂为荣。山东历城县令来京,想见上和珅一面,回去好向同僚夸耀。于是,他用两千两银子(相当于县令四十多年的工资收入)贿赂了和府的看门人,在和珅回府的时候长跪门前,把写着姓名、官职的名帖高高举起,就希望和珅能够看上一眼。不料和砷坐在轿子里,连屁股都不动一下,呵斥道:“县令是何虫豸,也来叩见我!”鼎盛时期的和珅如此张狂,等到临死前,他写了一首《绝命诗》,开头两句是:“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如今秦始皇、石崇也好,和砷也罢,又有谁知道他们在哪个土馒头里呢?一句话,当权者在得意之时,如能早些领悟到土馒头铁律,早做准备,也不至于落得悲惨下场。 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成功者,初唐著名宫廷诗人沈俭期的《邙山》可能更有针对性:“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依山傍水,是权力核心附近的天然风水宝地。从东周开始,洛阳城里的达官显贵就在此下葬,慢慢的,葬在邙山便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就连外地的官员也争相葬于此地。到唐朝时,邙山坟茔多不胜数,底下还有层层叠叠的旧朝古墓,“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一句,说的就是此情此景。“城中日夕歌钟起”,意指城内的达官贵人还在欢歌艳舞、纸醉金迷;“山上唯闻松柏声”,即邙山上的松柏发出的萧萧风声似乎是死去的达官显贵在召唤后来者。邙山上的凄凉萧索和城内的歌舞升平,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沈俭期写过许多拍马屁和官场应酬的诗歌,但公认写得最好的,却是这首((邙山 。在此诗中,看惯富贵场中兴衰沉浮的他,对人生深有感触,悟出了土馒头铁律。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流传开来。 李白诗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刘禹锡则说:“旧时王谢门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浩渺的时空面前,个人追求的名利显得多么虚无,尤其是死亡降临之时,人们往往会懊悔之前费尽千辛万苦争夺的那一丁点利益、一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