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期高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理科卷.docVIP

2013学年第一期高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理科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学年第一期高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理科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政治理科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说明 A.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B.哲学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改变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与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3.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也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这种现象说明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从本质上看,他们的问题都是围绕问题展开。 A.和的关系 B.的关系C.存在和虚无的关系 D. A.《老子》的思想 B.民间的“实惠”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6.“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种无奈的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因为 A.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认识具有局限性 7.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绝对性 C.相对静止性 D.不可知性 8.2011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④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9.歌曲《不想长大》中有“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这句歌词。但是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不想“长大就不再长大了,这主要强调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具有能动性 10.“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力是社会运动的载体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载体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11.在夏风习习的夜晚,朱自清独自漫步于月色朦胧的荷塘,写下了散文名作《荷塘月色》。这表明 A.物质决定于意识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是基于作者的情感 12.“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②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③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坚持唯意志主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A.B.C.D. 15.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与此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B.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C.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克拉底鲁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土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A.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2.“你幸福吗?”“我姓曾。” 一位捡瓶子老人因为耳朵不好,就有了下面一席对话:您收了多少瓶子了?73岁了;您收了多少瓶子了?我吃的政府低保,630块一个月;您觉得您幸福吗?我耳朵不好。之所以出现神一样的回复说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反映形式受到主体的内在体验影响 C.如实的回答正是正确意识的反映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源于实践 23.唐诗《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对该诗蕴涵的哲理分析最恰当的是 A.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4.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说明惠施 ①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②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③只承

文档评论(0)

fzhuix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