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的组成成分探究题
一、气体混合物成份探究
1、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蚁酸是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___。【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3)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4)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__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II.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5)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____。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6)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答案:(1)红(2)氢气(或H2)(只写一种)。
(3)氢、氧(或H、O,只填一种不得分)(4)CO(或一氧化碳)I.不成立I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讨论交流】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5)B(6)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排污管道施工,毒气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提出猜想】(1)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 ?;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2)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 成立; 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3)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4)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 、???????????? ?
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提出猜想】(1)CH4?【问题讨论】(2) 2;3 (3) 吸收CO2;澄清石灰水(4) 干燥;水雾; 浓H2SO4(或CaCl2或无水CuSO4)?; NaOH溶液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土压平衡-专家意见修改版).doc VIP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明分公司会计岗位招聘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标准资料.pdf VIP
- 项目范围管理交流材料.ppt VIP
- T_MCYX 005-2024 茉莉花茶茶艺技术规程 (盖碗泡饮法).docx VIP
- 艺术品市场与投资-一位艺术品投资顾问的介绍.pptx VIP
- 秦汉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2024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精选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VIP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明分公司会计岗位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轨道列车司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五级培训班练习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