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安全实验室特殊的良好工作行为1?建立并执行准入制度。 所有进入人员要知道实验室的潜在危险,符合实验室的进入规定。?确保实验室人员在工作地点可随时得到生物安全手册有控制措施的安全门才能进入实验室,记录所有人员进出实验室的日期和时间并保留记录。。2.?建立良好的内务规程。对个人日常清洁和消毒进行要求,如洗手、淋浴(适用时)等。规范个人行为。在实验室工作区不要饮食、抽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存放食品等;工作前,掌握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的良好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口罩、帽子、鞋等。个体防护装备在工作中发生污染时,要更换后才能继续工作。戴手套工作。每当污染、破损或戴一定时间后,更换手套;每当操作危险性材料的工作结束时,除去手套并洗手;离开实验间前,除去手套并洗手。严格遵守洗手的规程。不要清洗或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如果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出,要佩戴防护眼镜。存在空气传播的风险时需要进行呼吸防护,用于呼吸防护的口罩在使用前要进行适配性试验。?工作时穿防护服。在处理生物危险材料时,穿着适用的指定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前按程序脱下防护服。用完的防护服要消毒灭菌后再洗涤。工作用鞋要防水、防滑、耐扎、舒适,可有效保护脚部。 安全使用移液管,要使用机械移液装置。配备降低锐器损伤风险的装置和建立操作规程。在使用锐器时要注意:a)不要试图弯曲、截断、破坏针头等锐器,不要试图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针头或套上针头护套。必要时,使用专用的工具操作;用过的实验防护服按污染物处理,先消毒灭菌再洗涤b)?使用过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不要超过规定的盛放容量;c)?重复利用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消毒灭菌和清洁处理;d)?不要试图直接用手处理打破的玻璃器具等(参见附录C),尽量避免使用易碎的器具。.?按规程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溢洒或产生气溶胶,如不正确的离心操作、移液操作等。在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中进行所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操作。工作结束或发生危险材料溢洒后,要及时使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对工作表面和被污染处进行处理(见附)。?定期清洁实验室设备。必要时使用消毒灭菌剂清洁实验室设备?不要在实验室内存放或养与工作无关的动植物。所有生物危险废物在处置前要可靠消毒灭菌。需要运出实验室进行消毒灭菌的材料,要置于专用的防漏容器中运送,运出实验室前要对容器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处理。从实验室内运走的危险材料,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或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包装。在实验室入口处设置生物危险标识。?采取有效的防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措施,如防虫纱网、挡鼠板等。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并评估与确认其能力。需要时,实验室人员要接受再培训,如长期未工作、操作规程或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等。。μm的固体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事故accident :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临床实验室 clinical laboratory : 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并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
B.3.1?经过有控制措施的安全门才能进入实验室,记录所有人员进出实验室的日期和时间并保留记录。B.3.2?定期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人员的血清样本。B.3.3?只要可行,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免疫计划、医学咨询或指导。B.3.4?正式上岗前实验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标准的和特殊的良好工作行为及微生物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B.3.5?正确使用专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工作前先做培训、个体适配性测试和检查,如对面具、呼气防护装置、正压服等的适配性测试和检查。B.3.6?不要穿个人衣物和佩戴饰物进入实验室防护区,离开实验室前淋浴。用过的实验防护服按污染物处理,先消毒灭菌再洗涤。B.3.7?III级生物安全柜的手套和正压服的手套有破损的风险,为了防止意外感染事件,需要另戴手套。B.3.8?定期消毒灭菌实验室设备。仪器设备在修理、维护或从实验室内移出以前,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消毒人员要接受专业的消毒灭菌培训,使用专用个体防护装备和消毒灭菌设备。B.3.9?如果发生可能引起人员暴露感染性物质的事件,要立即报告和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医学评估、监护和治疗。B.3.10?在实验室内消毒灭菌所有的生物危险废物。B.3.11?如果需要从实验室内运出具有活性的生物危险材料,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或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包装,并对包装进行可靠的消毒灭菌,如采用浸泡、熏蒸等方式消毒灭菌。B.3.12?包装好的具有活性的生物危险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产车间人个员绩效考核方案.doc
- 生产车间卫生项的操作方法、处罚与奖惩制度范文.doc
- 生产车间劳动纪律管理h规定.doc
- 生产车间字绩效考核及薪资制度.doc
- 生产车间和现场管理功制度.doc
- 生产车间安全生产管理l制度.doc
- 生产车间工人绩效考于核方案(附表).doc
-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办z法.doc
- 生产车间工资结算方式的管尾理制度.doc
- 生产车间成考勤制度.doc
- 高中生数学解题规范性错误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ocx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妇幼保健知识考点归纳.docx
-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冲刺题库:语文基础知识综合应用题解析.docx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综合实践)英语词汇记忆与运用技巧.docx
- 伊氏锥虫潜在诊断抗原的筛选及其诊断效果的初步评价.docx
- 2024年淄博职业学院成教期末考试天然药物化学试题.pdf
- 2024年淄博职业学院成教期末考试计算机应用试题.pdf
- 趣味对联—小学知识分享活动.ppt
- 2025年消防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精选题库考前冲刺指南.docx
- 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HIF-2α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