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0篇文学常识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篇文学常识习答案

30篇文学常识练习 陋室铭 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中心: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层意:第一层(第1—3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山”、“水”喻“室”,以“仙”、“龙”喻“室主”,点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第二层(第4—7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具有(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室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 第三层(第8—9句)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特色:(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爱莲说 选自:(《周公文集》) 作者:哲学家(周敦颐),朝代:(北宋)。 中心: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段意:第一段 以(菊花和牡丹)为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 第二段 以(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为比较对象,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特色:(托物言志,以莲喻人)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橘逾淮为枳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此书共八卷,二百五十章,多记(晏婴行事及其诤谏之言。) 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善辞令,很有外交才干。 中心: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段意: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第二部分(第三——六段)写(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伤仲永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朝代:(北宋),是政治家、文学家。他积极推进北宋古文运动,强调为文必须有补于世,所做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中心:本文记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的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段意:第一段 写仲永幼时(显露异才)。强调(仲永天赋很高),也写出其天赋(被不断“挥霍”却没有在后天做教育培养补充。) 第二段 “余闻之”至“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减)。“又七年”至末尾,写仲永二十岁时才能(消失),成为(普通人。)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 中心:从周处的(年轻)时代一直写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有心改恶从善,总是可以有所成就的,即使浪子也可以回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告子下》),此书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代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名为《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段意: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用(排比)修辞,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砺)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第三部分(第四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特色:采用(举例论证(事实论据))的方法,层层深入 卖油翁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时代文学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另为(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一。 中心:(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 段意:第一段 写(陈尧咨射箭。) 第二段 写(卖油翁酌油。) 特色: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核舟记 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时代人。 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

文档评论(0)

oyd0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