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及其《悼亡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岳及其《悼亡诗》.doc

潘岳及其《悼亡诗》   摘 要:潘岳悼亡诗开悼亡诗之先河,对前代悼亡诗有继承、有发展,对后代悼亡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潘岳的悼亡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注重辞藻雕饰,表达了对妻子深沉的感情。   关键词:潘岳 悼亡诗 感情真挚 辞藻华丽 深远影响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他是西晋太康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与当时的著名文人张载、陆机、左思等齐名,文学史上并称“三张、二陆、二潘、一左”。潘岳是西晋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诗歌讲究形式,辞采华丽,钟嵘的《诗品》将潘岳列为上品,尤其是潘岳所开创的“悼亡诗”一派,在中国诗歌史上尤其是悼亡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一、潘岳的生平   潘岳生于三国魏齐王始八年(247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晋书》本传记载,“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琊内史”。他的从父在汉献帝时为尚书郎,迁右丞,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潘勖之子满也有文采,满之子潘尼也以文章知名,后人潘岳与潘尼并称“二潘”,因此潘家从建安到西晋,大都以文学名世。潘岳在具有文学修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造就了他杰出的文学才能。   潘岳不仅富有才情,而且姿容俊美。臧荣绪的《晋书》曰:“总角辩惠,?藻清艳,乡邑称为神童。弱冠辟为司空太尉府,举秀才,高步一时,为众所疾。”潘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直到今天形容男子的俊美还用“貌似潘安”来比喻。“岳美姿仪”,“少时常携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以归”。潘岳的容貌和才学,引起了杨肇对他的注意。   潘岳《怀旧赋》云:“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家在当时属于士族中层上流,仍为卑庶之位,杨家在当时为名门望族,在世家大族统治的魏晋南北朝,潘岳要想获取功名,必须依附于名门望族,能被杨肇看重,潘岳非常感激,婚姻可以改变他的地位。   大约在晋武帝泰始十年,潘岳与杨肇之女结婚,潘岳与妻子感情深厚,将妻子视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悼亡赋》云:“伊良嫔之初降,几二纪以迄兹。遭两门之不造,备荼毒而尝之。”他与妻子相濡以沫二十四年,因此丧妻之痛表现得摧心断肠,或许人只有在失去时感情才表现得尤为真挚,因为再也得不到了,他写了大量的诗文来怀念爱妻。   潘岳早年受之于杨肇,杨肇在泰始八年(272年)迎战吴军失利,贬为庶人,杨肇于咸宁八年(275年)郁郁而终。潘岳深知杨肇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在岳父去世时,他写了《怀旧赋》、《杨荆州诔》等来凭吊,感情真挚。杨肇一死,潘岳在政治上失去了一个靠山。   西晋是个门阀制度的时代,这种门阀政治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后不久,天下归于一统。统治集团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尽力拉拢文人,但由于晋王室内部矛盾十分复杂,文人们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几经沉浮,演出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剧。潘岳一开始投身于当时权势极大的贾充、贾谧家族,随着贾氏家族在政治上的兴衰而浮沉。潘岳在得势时,他的母亲劝他退隐,可他却贪恋功名,最后因为贾氏的失势而被杀,因此有时人必须懂得及时的隐退,才能不在政治斗争中成为牺牲品。   纵观潘岳的一生,他的命运是可悲的,经历坎坷而下场凄凉,他生活的时代是混乱的年代,潘岳在“八王之乱”中丧命,是混乱年代的必然结果,也是他热衷功名的后果。潘岳的一生在西晋诗坛最具有代表性,许多文人也在动荡的年代被杀。   二、潘岳的《悼亡诗》   悼念亡妻之诗,在潘岳之前流传下来较为有影响的大概有三首,《诗经?邶风》中的《绿衣》可能是今存最早的悼念亡妻之诗:“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易维其己?绮兮?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这首诗以亡妻留下的一件绿衣起兴,物在人亡,睹物思情。《诗经?唐风》里的《葛衣》也是一首悼亡诗,它以荒草蔓延的墓室起兴,想象在墓室中的亡者孤独无依,心如刀绞,只觉得自己的余生太漫长,唯愿百岁期近,那样就可以来到墓室陪伴孤独的逝者。汉武帝刘彻的《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何姗姗来迟。”这首诗表明武帝思念李夫人,遂阴阳两隔,而急盼一见的迫切心情。   潘岳之前的悼亡诗,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文辞上不加修饰,皆为感情之自然流动,真实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对亡妻的思念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少,而是在日益增加。   而潘岳的悼亡诗却改变了诗风,辞藻华丽,描写反复详尽,大量运用排偶,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   魏晋时代属于人的思想解放的时代,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崇尚自由,追求真实的情感,文学创作的主题由政治主题转向人的情感的抒发,王瑶先生说:“我们念魏晋人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和情感。”潘岳的悼亡诗继承了这一传统,诗中以抒发情感为主,真情中蕴含着对亡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