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机械中耕及两种病害的防治技术.doc
玉米机械中耕及两种病害的防治技术 摘要: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到秋收贮运,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很多种植户不重视中耕这一环节,这一环节对于玉米的生长至关重要,多年实践表明,中耕对于增产增收的效果非常明显,本文就玉米中耕及灭草进行探讨,并对两种玉米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中耕;化控;丝黑穗病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44-1 1 玉米的中耕化控 中耕作用。中耕不仅能消灭杂草,而且能提高地温、防旱保墒,防涝散墒,疏松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土壤养分的分解和玉米的生长发育。 中耕原则与时期。早中耕,适量中耕,根据土壤类型确定中耕次数,粘重土壤多中耕,疏松土壤少中耕;在玉米出苗前或出苗后搞一次垄沟深松,深度25~30厘米,也可边出苗边中耕松土,深度20~25厘米;西部干旱区玉米出苗后,及时趟防风垄;查苗补种、疏苗定苗。苗出齐以后发现缺苗要及时催芽补种或移苗。出苗后要及时清除掉多余植株,做到间好苗,定住苗,防止二茬苗。定苗后(5~8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结合追肥,要做到深中耕浅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垄时,要多培土培高垄。 旋转锄除草。在玉米钻锥期,杂草幼苗刚出土,也有一部分己萌芽未出土可进行旋转锄灭草。在土壤适宜情况下,锄齿入土深度小于2厘米,机车行走速度18公里/每小时左右,如果化学灭草效果好亦可不进行。 化控技术。玉米拔节后是营养生长旺盛期,对增密增肥的地块,雨量过多会造成玉米营养生长过盛,植株高大,穗位过高,后期易倒伏,应采取化控防倒措施。 喷施化控剂的原则是“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绿不喷黄”。特别是植株高大型品种更要采取化控措施。前期化控在玉米展开叶6~8片叶期,壮根壮秆,降低穗位下两节节间长度;后期化控在玉米展开叶11~13叶时进行,缩短穗上节间长度。 玉黄金使用时期:在玉米可见叶10叶~12叶(展开叶6~8叶)喷施,每亩用量20毫升。 密高使用方法:东北玉米品种正常为18~20叶,在展开11~13叶时(可见叶14~16叶)喷施;每亩使用量150~200毫升,机械喷雾对水150公斤/亩喷雾。该药为高密度种植玉米专用,需增加到5100~5200株/亩以上,最高可达6000株/亩。防止与碱性药、肥混用;使用前将瓶内药肥充分摇匀;抓早晚、避正午、防止晒干;雨前不能喷洒。作用:缩短穗上部节间长度,提高透光度,采用玉米高低隙地面作业或飞机航化。 2 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2.1 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是以土壤带菌为传播途径的病害,它的发病率轻重主要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条件及种子本身的抗性等因素有关。 2.1.1 症状 本病主要破坏玉米雌雄穗,使其变成有厚垣孢子充满的黑粉。植株感病后,有四种表现,分别为正常生长型:植株高矮与健株无明显差异,但雌穗变成黑穗;矮化型病株:6~7叶时生长迟缓,节间缩短,下粗上细,矮小纤弱,向一侧弯曲,雌雄穗一般为黑穗;矮化丛生型:病株矮化繁茂,节间短,叶丛生,几乎每一叶脉间都长出一个黑色果穗;多分蘖型:病株分蘖多,在每个分蘖上都形成黑穗,且大多为顶生。 2.1.2 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是系统侵染病害。病菌主要栖息于土壤中、病株组织内、农家肥料及附着于种子表面上。在玉米播种发芽时,厚垣孢子同步萌发。从种子萌发到幼苗4叶期,是病菌有效侵染期。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以存活3年。如越冬时菌源数量大, 在玉米播种后至出苗前温度在25℃左右,土壤含水量在20%~30%时,非常有利于病菌侵入发病。 2.1.3 防治要点 实行轮作:与大豆、小麦、经济作物进行3年轮作。适期早播,掌握墒情和播种质量。种子处理:25%粉锈宁或25%羟锈宁用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12.5%速保利用种子重量的0.4%~0.8%拌种。除掉病株或病穗,拔除病苗(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亮、颜色绿、身子还是个带弯的)。一般玉米7~8叶时病苗长相明显,秋季深翻,选用抗病品种。 2.2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玉米主产区均有发生,个别年份危害较重。夏季高温季节,由于病害侵染,叶片大量枯死。导致植株早衰,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0%~30%。 2.2.1 症状 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包叶,以中下部叶片受害较重。初期叶片病斑呈水渍状、青灰色的褪绿斑点,以后向两端扩展,中心部黄褐色的梭形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或连成片,叶片枯死。 2.2.2 发生规律 玉米大斑病以分生孢子或休眠菌丝体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次年初的侵染源。种子也可带菌。分生孢子靠风力传播,在田间进行再侵染。抽雄期气温不够高(低于25℃),且遇上多雨雾天气,相对湿度达75%以上,则病势急剧发展,引起流行,造成严重损失。 2.2.3 防治方法 选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第一章-无人机系统概述.pptx VIP
- 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docx
- T_CEIAESD 1005—2022_防静电不发火地坪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1-2022年度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聘任制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考试最新复习资料.doc VIP
- _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评估案例.pdf VIP
- 2024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及答案简答题、论述题.docx VIP
- AI赋能教师专题培训:AI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即兴伴奏与弹唱2》课件——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中小调式副三和弦的应用.pptx VIP
-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