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邬向东江西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教研组二O一二年九月 第六章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机体的免疫分为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类。 天然免疫是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特点是: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故亦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在种系发生上,低等动物仅具有天然免疫功能,至脊椎动物才出现特异性免疫。 天然免疫在机体防御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一、机体的屏障 动物机体的表面是抵抗病原体和外源异物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口腔、鼻腔、眼结膜、气管、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的黏膜组织。 1、皮肤与黏膜 (1)皮肤和黏膜的物理屏障作用 完整而致密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具有机械阻挡性屏障作用,可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如: 咳嗽 打喷嚏 胃肠收缩 排尿 等等。 皮肤及黏膜的机械保护作用 1、皮肤与黏膜 (2)皮肤和黏膜分泌的化学屏障作用 皮肤附属器官分泌的汗液、乳酸、脂肪酸以及不同部位黏膜分泌的溶菌酶、黏多糖、胃酸、蛋白酶等对病原体发挥杀灭作用; (2)皮肤和黏膜分泌的化学屏障作用 鼻腔的分泌物与唾液均含有黏液多糖具有杀灭某些病毒的作用; 泪液和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杀灭革兰氏阴性细菌; 胃液有较高的酸性及酶活性,也有破坏微生物的作用。 1、皮肤与黏膜 (3)皮肤和某些腔道黏膜表面正常菌群的微生物屏障作用 皮肤和黏膜表面的非致病性微生物作为正常微生物群落,可形成一层“生物膜”。 2、血-脑屏障 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胞血管及其血管内壁上的巨噬细胞组成。 其结构致密,可阻止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和毒素等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幼龄动物因血-脑屏障不完善,故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炎、乙型脑炎等。 血-脑屏障 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胞血管及其血管内壁上的巨噬细胞组成 3、血-胎屏障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此屏障可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遭感染。 3、血-胎屏障 动物胎盘的构造层次比较复杂,并且各种动物的胎盘结构不同,但血-胎屏障并不妨碍母子间的营养物质交换。 妊娠时期此屏障尚不完善,故母体感染病原微生物时,可致胎儿感染引起木乃尹、死产、流产或产下先天感染病毒的弱仔。 二、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 (一)、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种类 1、吞噬细胞 根据吞噬细胞的形态、吞噬功能与分布不同,吞噬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1、吞噬细胞 (1)巨噬细胞(macrophage):在肝、脾、肺、胸腹腔、骨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级组织以及淋巴结的血窦中最丰富,有的是固定的巨噬细胞,有些是游走的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寿命较长,在组织中可存活数月。 巨噬细胞可主动吞噬、杀伤和消化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物质,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单核吞噬细胞谱系的细胞 1、吞噬细胞 (2)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中性粒细胞寿命短暂,在血循中仅存活数小时,但更新迅速,是血液中最大的白细胞。胞浆中含有许多溶酶体颗粒。 感染发生时,中性粒细胞可迅速从血管内移出,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吞噬杀菌能力,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2、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NKC是一类不需特异性抗体参与或不用靶细胞上MHC I类分子表达即可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 NKC主要杀伤感染胞内寄生微生物(如病毒、李氏杆菌、布氏杆菌等)的靶细胞,其效应的出现远早于特异性CTL。 炎症细胞和NK细胞自身产生的CK可促进NK细胞毒作用,增强其抗感染效应。 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许多嗜酸性颗粒,其生命周期短。 嗜酸性粒细胞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同时释放一些酶类,能直接杀伤寄生虫,其组胺酶、芳香硫酸酯酶对变态反应有负调节作用。 4、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嗜碱性粒细胞是能循环的组织肥大细胞,带有IgE高亲和力的受体,与IgE结合后,可刺激嗜碱性粒细胞发生脱粒作用并释放各种介质引起超敏反应。 5、M细胞(membranous cell) M细胞是一种扁平上皮细胞,散布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间的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 外来抗原以吞饮泡形式转运至细胞质,可在未经降解的情况下,穿过M细胞,进入黏膜下结缔组织,被位于该处的巨噬细胞摄取,然后由巨噬细胞将抗原携至局部淋巴组织,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6、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位于浆膜层或血管内皮细胞之下,其邻近血管、神经和腺体,易遭遇入侵的病原体。 肥大细胞具有较弱的吞噬作用,也参与对病原体的处理和提呈。 肥大细胞在天然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北京市中考道法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pdf
- F-DZW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说明书.pdf
- 江苏省南京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试题 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信息技术-脑机接口行业深度报告:脑机接口,未来正在到来.docx VIP
- 成立婚介公司商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最新重庆中考英语答题卡模板.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婚介网站行业发展趋势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VIP
- 重庆中考英语答题卡模板.docx VIP
- 战舰与海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网课期末考试答案.pdf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